首页>新闻中心>新材料前沿

“量价双升”背后的奥秘
——张宣科技特材研制公司实现首月开门红侧记

2023-03-01 08:04:00

  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杨业璐
  今年初以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特材研制公司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牢固树立经营思维,深化拓市增效、提质创效攻关,产线核心竞争力和创效水平全面提高。今年1月份,该公司顺利完成6家客户、8个牌号、260余吨订单产品的销售任务,模具材料售价同比提升33%;镍基高温合金GH4080A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批量销售,实现了首月开门红。
  精准对接客户需求
  促进产品售价同比提升33%
  1月28日,张宣科技特材产线为客户定向研发的高等级模具材料顺利交付河北张家港某高端客户。该产品性能检测全部满足该客户协议要求,吨钢售价达到2.4万元以上,较常规模具钢(H13)售价提升25.6%。
  而这只是该公司产品售价提升的一个缩影。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全面对接市场和客户,在“量价双升”上下功夫、抓落实,首月产品产销量达到260余吨,其中H13模具材料产品吨钢售价突破2万元大关,同比增长33%。
  “量价双升”源于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此次研发的模具材料,该客户对某贵重合金成分含量要求比较高,且要求多个元素窄成分控制,是模具材料系列中生产难度较大的产品之一。”该单位模具材料负责人王建强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道。
  该单位技术团队无缝对接该客户需求,根据该客户要求设计专属冶炼方案,精准设计合金成分,严格控制关键元素含量,采用新炉衬冶炼的方式,排除炉内残余元素对钢水成分的影响。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岗位工严格执行冶炼方案,精准调控冶炼功率,精确配比各类合金,熟练使用造白渣工艺,保障了产品成分100%达到该客户要求。
  交货态组织均匀性是衡量模具综合质量水平的关键指标,改进超细化工艺是提升冲击功的重要手段之一。该公司产品研发团队全面借鉴行业先进做法,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对已有的工艺数据进行统计和自我评价,对碳化物析出规律进行研究,并研究制订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改进措施。综合考虑现有装备、冷速等因素,该产品研发团队将原有超细化工艺的空冷手段改为风冷手段,并安排专人在现场根据材料变化合理调整风速、角度、时间等参数,同时配合该工艺进一步细化了沙冷等工艺的注意事项,切实提高了冷却速度和冷却均匀性,增强了产品性能。经检验,该模具钢退火组织全部达到AS3级以上,平均晶粒度在8级以上,高于北美压铸协会对优质模具钢的标准要求。
  深化核心技术攻关
  镍基高温合金实现批量销售
  1月31日,15吨、54支镍基高温合金GH4080A在特材产线下线。经检验,该产品各方面性能指标完全符合客户要求。这次生产研发的高品质镍基合金产品获得了客户高度评价,售价比市场上同牌号产品高出15%。
  高温合金作为军用、民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替代的一类关键金属材料,有着“先进发动机基石”的美誉,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在宇航、核能、石油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长期以来,该公司瞄准高端前沿镍基材料领域选材用材“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采用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技术,加快科研转产销速度,不断丰富高品质镍基合金材料体系。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全流程研发生产高品质镍基合金10余种。
  “我们针对该材料在高温处理后组织均匀性、均匀性控制锻造、高持久性能等行业共性难题,对真空感应冶炼生产工艺、电渣冶炼生产工艺、锻造轧制生产工艺等20余项工艺进行了优化攻关。”该公司镍基合金钢种负责人马超介绍。
  由于镍基合金锻件热塑性差、锻造温度窗口窄,成分组织对工艺参数十分敏感,在“低温”下要实现足够的形变量,需要解决开坯、控制锻造等多项技术“瓶颈”。该公司技术团队大胆尝试,对材料热加工塑性、火次变形比与组织演变的关系进行了长期摸索,精心设计锻造工艺方案,合理加大每火次的压下量;采用跨电液锤锻造和过渡保温锻造工艺,严格控制每火次温降;提高锻造操作娴熟度,确保所有动作一步到位,做到锻打速度快、落锤稳、压下量准,成功熟练地掌握了极限火次控制锻造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该镍基高温合金经过750摄氏度标准持久评价,由其制成的内燃机换气机构用棒材产品和高温紧固件用大棒产品的实物抽检性能优于市场高端供应商产品的性能指标。
  《中国冶金报》(2023年03月01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