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林海)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乘用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后市场全面发展元年。
据悉,《报告》是中汽协后市场分会牵头编制的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首份年度发展报告,为探索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趋势及汽车企业制订战略决策、把握市场机遇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更加规范、高效、创新运行,推动汽车行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报告》从汽车后市场消费者的变化趋势出发,梳理了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各环节业务及参与主体的现状和趋势,重点聚焦以汽车维修及保养为核心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同时覆盖了汽车美容、改装、汽车文化活动、赛车、车友会等新兴领域,拓展了传统汽车后市场研究的边界,彰显出行业发展的多元活力与创新趋势。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汽车文化日益兴起,汽车后市场进入快速升温阶段。后市场服务类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趋势:一方面,后市场服务类型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市场上企业构成复杂多样,除传统车企、经销商和线下连锁品牌外,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汽车用品企业等新势力纷纷涌入。不过,总体来看,我国汽车后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低,头部品牌优势不明显,“小、散、弱”企业居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规范度低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汽车后市场未来发展走势和潜在增长机会成为最受行业关注的问题。
中汽协后市场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与各方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