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李鹏在工作中。
本报通讯员 宝宣
李鹏,1972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宝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曾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中国施工企协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工程企业领导人、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他被业界誉为“高炉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炉王”之称源自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自参加工作以来,李鹏就投身到国家重点工程——宝钢工程建设中,从基层一线技术员,一步一个脚印地磨炼成长为工长、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从业期间,他先后参与了宝钢、重钢、湛钢、梅钢等冶金施工建设,系统地掌握了大型高炉的施工技术,成为“高炉技术带头人”。他带领的团队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被业界誉为“高炉专业户”。
大型高炉的领航人
高炉快速大修短期化施工,一直是钢铁企业追求的目标。为打破发达国家在大型高炉短期化建设领域的垄断地位,李鹏率领团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宝钢2号高炉的拆除与重建为载体,与宝钢股份联手,攻克了重重难关,仅用98天就完成了施工任务;而后在宝钢1号高炉大修和重建中,又创出了78天完成施工任务震惊业界的行业“神话”。在高炉快速大修短期化施工中,李鹏率领的团队不断挑战自我,在宝钢1号高炉、3号高炉、4号高炉逐渐缩短工期,创造了国内特大型高炉大修工期新纪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16年,他研发的高炉模块化大型高炉大块残铁快速解体技术、高炉不进人更换冷却壁技术等,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国家级工法2项。
“一带一路”的践行者
2019年,李鹏带领团队攻坚马中关丹产业园年产350万吨联合钢铁项目。他们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BIM技术进行钢结构三维可视化动画模拟,解决了高炉炉顶难度最大的Z1段吊装技术,使整个吊装的施工更加安全直观化。同时,该项目应用先进工程进度管理软件,将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提前展示,做出科学策划,仅用18个月就建成了马来西亚建设速度最快、容积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高炉。该项目的顺利进展,使上海宝冶首次实现了全产业链“走出去”,在带动中国优质产能出口的同时,对推动中马双边经济贸易、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创新团队的引路人
发挥“传帮带”作用,引领青年人才成长。李鹏十分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在实践中教学,先后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2名、“上海工匠”2名,晋升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7名。以李鹏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高炉模块化快速大修,形成了系统性的高炉综合技术,形成专利30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冶金科学技术奖”等荣誉,创收约9600多万元。
2020年11月24日上午,李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对能够获得全国劳模殊荣,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感到万分激动。他表示,荣誉归功于集体,感谢企业对自己的培养和信任,成为全国劳模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和动力,当上劳模,更要发挥劳模的表率作用。下一步,他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确立工作新起点,带领员工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冶金建设“国家队”不懈奋进。
高炉的品质一直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李鹏带领团队以非凡的实力书写了高炉传奇。他在冶金建设领域创造了高炉大修“世界速度”,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实现了“中国创造”,树立了中国冶金施工品牌;在传帮带中,他培育了多名“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工匠”等一批杰出人物,彰显了永不褪色的劳模时代风采。
《中国冶金报》(2020年12月10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