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冶建钢构

树品牌 兴品牌 强品牌
——中冶宝钢厚植品牌优势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1-05-11 08:29:00

  图为中冶宝钢运营服务的亚洲第一矿石深水港——浙江嵊泗马迹山港。
  本报通讯员 王芸芸
  近年来,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做企业就是树品牌”“抓主业就是兴品牌”“谋发展就是强品牌”品牌意识,认真实践中国五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对企业提出的“聚焦主业、做强一业,相关多元、科学补充”发展战略,用“骨子里的信念忠诚、激情澎湃的热血忠诚”干事担当,从战略上、制度上、执行上深刻回答“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
  今年以来,中冶宝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动员令,紧跟中冶集团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的新定位,站在引领冶金运营服务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高度,积极培育品牌优势。中冶宝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智在2021年工作会议上强调,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真正实现文化引领管理、标准规范行为、视觉提升形象、品质展示能力,形成品牌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实现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
  培育品牌
  是钢铁企业“好医生”的底色
  中冶宝钢品牌传承“红色基因”,是以其特有的发展历程、多元文化培育形成的,并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不断丰富、递进的。经过30多年的积淀,中冶宝钢深入分析、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实现了核心主业的“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完成了从钢厂建设者到钢厂服务者的跃迁,实现了从钢铁“护工”到钢铁“医生”的蜕变,形成了全流程、全天候、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冶金运营服务,成为中国中冶品牌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和不可复制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冶宝钢通力协作,克服防疫物资紧缺、人力资源不足、区域辐射广、管理跨度大等重重困难,扛起责任、托起担当,打赢两场“战役”,取得双线“胜利”。尤其是处于疫情防控中心区域的中冶宝钢武汉第一分公司和远在海外的东南亚冶金运营事业部,采取硬核防护措施,第一时间构筑起坚强堡垒,实现疫情“零感染”、生产“零断线”,充分彰显了国企的责任和担当。
  回望历史的长河、发展的每个阶段、每个厚重的瞬间,品牌培育与企业发展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为中冶宝钢每一次攻坚克难、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都展现了中冶宝钢对“世界一流”的不懈追求。
  培育品牌
  是赢得市场绩效上扬的底气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带来产品和服务的溢价以及未来稳定的收益,是经营发展的“硬支撑”。2020年,中冶宝钢用拼搏和汗水创造了新的经营业绩,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冶宝钢充分把握“问题导向”的工作思维,坚持问题导向,“锻长板、补短板”,对照钢铁行业变革要求和标准,积极融入中国宝武钢铁生态圈。2021年,中冶宝钢紧跟中国宝武管理变革和宝钢股份设备管理变革,陆续承接宝钢股份炼钢厂精整一体化项目、宝钢股份运输部原料输入系统“操、检、维一体化”等管理变革项目。
  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品牌业务。在装备制造产业,中冶宝钢依托装备制造产业经营优势和领先技术,相继承接韩国抱罐车备件、扬州华恒抱罐车、凉山矿业低冰镍渣罐、重庆钢铁智能炉下清渣机以及石横特钢铁水车等5个装备制造项目。2021年第一季度,中冶宝钢各项经营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时间进度,企业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培育品牌
  是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的底蕴
  培育一流的企业就要树立一流的品牌,中冶宝钢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出全覆盖的冶金运营服务市场新格局,回顾中冶宝钢发展历程,是不断树品牌、兴品牌、强品牌的过程。
  如何使品牌大旗巍然屹立且稳若泰山,需要持续丰富品牌建设的内涵和外延。近年来,中冶宝钢重锤出击,围绕“一条主线”,优化“两个布局”,推动“三个创新”,培育“四个优势”,实现“五个提升”;充分把握“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在智能运维上下功夫,积极建设具有中冶宝钢特色的一体化智能运维服务平台,将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技术运用到经营管理和生产作业全过程,提高了管理效率和作业效率,全面提高了企业智能化运营服务能力水平,打造了极致专业化的品牌形象,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培育了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中冶集团提出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的新定位。中冶宝钢将始终坚持“聚焦主业、做强一业、相关多元、科学补充”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1+3”产业发展方向不动摇,充分把握“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建成与中冶宝钢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地位相适应的品牌体系,推动冶金运营服务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转型升级,提升冶金运营服务“国家队”品牌的影响力。
《中国冶金报》(2021年5月11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