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原料耐材

乌兰察布市全面开展铁合金产业整治工作

2022-10-09 16:08:00

  铁合金产业是钢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凭借充足的电力保障、便利的物流运输等综合优势,乌兰察布市吸引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铁合金项目入驻,逐步成为了地区的支柱产业,拉动了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就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截至2021年底,乌兰察布市共有铁合金企业91户、矿热炉和精炼炉257台,产能1071万吨。2021年完成产量633万吨,占全区总产量的65%以上,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成为自治区最大的铁合金产业集聚地和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地级市。
  乌兰察布铁合金行业起步较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度存在企业装备水平低、环境污染大、单位能耗高等问题,多项督查和检查都发现不少问题。特别是2021年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暗访中指出矿热炉未密闭、“点天灯”、限制类装备未淘汰退出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
  一、高位推动,坚决扛起整治“两高”的政治责任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高”项目整治和能耗“双控”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规范整治“两高”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任组长的能耗“双控”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市长办公会、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整改。制定印发了《乌兰察布市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和规范“两高”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乌兰察布市“两高”违规项目整改方案》以及铁合金企业密闭化改造、“点天灯”治理、限制类装备退出等6个专项整改方案,全力推进审批手续、淘汰落后产能、矿热炉全密闭化改造、“点天灯”、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等方面问题整改。
  二是全面核查整治。成立专项核查整治组,对铁合金等“两高”项目进行全面核查。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逐一分析研判,建立“一企一策”台账。三是强化用能管理。严格实行“先预算、后用能,无预算、禁用能”的能耗预算管理制度,健全能耗产出效益评价、日常能耗监测等制度,实现了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双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2447.6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减少233.6万吨,同比下降8.7%,单位GDP能耗下降13.5%。铁合金为主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1093万吨,较上年减少263万吨,同比下降19.4%;万元增加值能耗较上年下降22%。
  二、科学指导,强力推进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委、政府提出“三个一批”(淘汰退出一批、技改升级一批、延链强链一批)改造原则和“五化”(除尘密闭化、能耗值标杆化、资源循环利用化、智能化、绿能化)改造具体措施,努力推动铁合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指导企业做好技改工作,我市与中国冶金规划院、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编制了《乌兰察布市铁合金行业矿热炉密闭技改工作导则》、《乌兰察布市铁合金行业绿色洁净化整改工作导则》、《乌兰察布市限制类装备关闭退出工作导则》、《乌兰察布市企业智能化升级工作导则》、《乌兰察布市企业能将提升技改工作导则》等指导手册,有力指导企业科学推进改造工作。
  (一)提前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优化行业结构
  为促进铁合金产业不断升级,经排查,我市共有属于限制类的25000千伏安以下应退出的普通合金矿热炉55台,自治区要求铁合金限制类和淘汰类产能在2022年底前全部退出,市委、政府提出力争2022年6月以前退出。为此,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到一线督导,相关市领导包联相关旗县,属地旗县党委政府为第一责任人,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经过多方与企业沟通协调、做工作,到2022年5月底,应退出的普通合金矿热炉已全部淘汰退出,共退出55台限制类矿热炉和精炼炉,退出产能134万吨,腾出能耗200万吨标准煤,其中彻底退出29户铁合金企业,腾退土地2640亩。
  (二)深挖潜力提效能,坚决技改升级一批
  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的企业,对照相关行业排放标准和能耗管控要求,分类分步分阶段实施除尘密闭化、能效值标杆化、资源循环利用化、智能化、绿能化“五化改造”,推动产业规范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2021年下半年开始推进铁合金行业整改以来,共实施矿热炉密闭和“点天灯”治理等技改项目52项,总投资41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30亿元。
  一是推进矿热炉全密闭改造。全市列入密闭化改造的锰硅合金、高碳锰铁、高碳铬铁等普通合金矿热矿26台,已于2022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密闭化改造,年可节能23万吨标准煤。为全面提升铁合金企业的能效水平,对于国家不要求密闭的特种合金矿热炉,与中国冶金规划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制定了密闭技改工作导则,在国内率先试行密闭,初步排查可试行密闭的特种合金矿热炉34台,目前已完成17台,正在进行17台。
  二是推进能效值标杆化改造。对标能效标杆值或先进水平,加快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首先是加强用能精细化管理,对48家重点用能企业实行用能实测,节能率较实测前提高2.2%。支持企业使用回转窑等先进节能工艺和技术,使用回转窑节能达20%以上。积极推进铁合金企业余气余热综合利用,全市34户铁合金企业实施余热余气发电项目,截至7月底,已建成22户,正在建设12户,全部建成运行后,年可节能86万吨标准煤。2022年1—7月,铁合金用电量同比增长4.9%,增加值同比增长13%,能效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因企施策,通过原料烧结、余气发电、余气制甲醇等途径,全市18户“点天灯”企业全部实现余气回收利用。积极推动铁合金、电石渣用于建材生产,全市7家铁合金、电石企业配套了水泥、岩棉生产,年可消纳铁合金渣47万吨、电石渣130万吨;2户铁合金企业建设了余气制甲醇项目;旭峰公司新建了余气制碳酸二脂等项目,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是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上云用数赋能,通过互联网+、5G+等数字化改造,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丰镇智慧园区试点建成运行,多蒙德、新太元等企业实施了5G智慧工厂建设。新太元、新太等企业实施了“机器换人”项目,共新上33台出炉作业机器人、6套炉前作业机器人、14台扒渣机器人、7套粒化机器人、7套包装机器人投入使用。
  五是推进绿能化改造。正在规划建设零碳园区和低碳园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丰镇新太元公司已建成2MW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385万千瓦时,抵顶能耗474吨标准煤;化德天成公司等企业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
  经过一系列改造,全市铁合金限制类装备全部拆除退出,应密闭的普通合金矿热炉全部密闭,全面消除了“点天灯”现象,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吉铁公司积极参与铁合金行业国标制定,新太元等企业新上了回转窑、自动化生产工艺、出铁机器人等新装备、新工艺,实现行业技术领先,目前乌兰察布铁合金企业整体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
  三、持续发力,不断提升铁合金行业发展质量
  (一)鼓励相互整合,培育龙企头业。借鉴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经验,积极推动全市铁合金企业兼并、重组,不断减少企业数量、特别是小企业数量,形成少数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促进行业稳定发展。重点通过企业并购、互相掺股、引进大型企业多家持股等方式,推动企业间的整合,实现做大做强。
  (二)继续推进技改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引进新装备、新工艺,提升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推动炉型向大型化、管理向智能化、生产向自动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创新产品、工艺、装备。
  (三)推进绿电替代,实现低碳发展。铁合金行业用能占乌兰察布市全部用能的近一半,也是碳排放的大户。面向能耗双控向“双碳”的转型,推进铁合金行业绿电替代十分急迫。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利用乌兰察布丰富的风光新能源制氢,延伸发展氢冶金,可减少碳排放80%左右。
  (四)不断延链强链,提升发展能力。支持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实现链式发展,增强竞争力。上游引进矿石进口企业,实行集中采购,不断增强保障能力、降低采购成本。下游向合金半成品、合金制品发展。同时推进余气、固废高水平综合利用,推广余气生产蛋白质、化工产品,铁合金冶炼渣造纸、制建材等产业。

来源:内蒙古工信厅

编辑:滕珊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