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以“智”取胜 “智”为矿山
——首钢矿业推进智能矿山建设纪实

2020-11-11 08:49:00

  本报通讯员 刘媛 任淑娟

  不久前,在首钢矿业杏山铁矿地面生产指挥中心,岗位人员操作手柄,就可以实现井下电机车远程装矿,之后的运输、放矿环节也全部实现自动运行。这归功于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机车无人驾驶技术。
  系统传输时延小于10毫秒、单节点接入速率大于100兆,可靠性达99.999%……这组数据成为首钢矿业打通“5G+电机车无人驾驶”技术链的新纪录。2020年,首钢矿业速力公司承揽金川集团龙首矿有轨运输电机车无人驾驶项目,与中国电信携手,成功将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与5G通信技术融合,实现了电机车在高速通信模式下的无人驾驶和智能调度。
  智能地采 从地下走到地上
  首钢矿业依托自主建设的第一座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杏山铁矿,不断推进地采智能无人进程。
  在杏山铁矿建立之初,他们就瞄准建成“国内最先进地采矿山”目标,自主探索智能矿山建设新路:研发十大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六大安全系统,率先在-180米水平电机车上实现远程遥控,将操作岗位由井下狭小的电机车操作室转移到地面上宽敞明亮的主控室,最大限度减少井下作业人员。
  随后,首钢矿业电机车无人驾驶技术以其高稳定性、安全性等,先后应用于酒钢西沟矿业、紫金矿业、厦门钨业、山东黄金等多个地采矿山。2016年,该公司承揽中铝云南普朗铜矿井下运输电机车无人驾驶项目,自主研发了国内最大的井下运输变频机车(65吨)控制系统,使普朗铜矿无人驾驶运输系统跻身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杏山铁矿采矿作业已基本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控制,职工总人数较建矿初期减少200多人,井下操作人员减少25%。杏山铁矿被原国家安监总局评为“国家地下金属矿山数字化建设示范工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全国示范矿山。首钢矿业“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智能管理 从人管到“智”管
  “本次注油300升,相关信息请您核实。”日前,一名司机在油库完成加油后,在防爆手持机上录入用户名及密码,确认注油数据后,信息就自动上传到燃油管控系统数据库。
  作为国内最早上线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矿山企业,首钢矿业致力于用信息化推进企业智慧管理进程,实现管理精细化、控制智能化、决策支持数据化。
  首钢矿业自主研发的“燃油数据采集”App,实现了燃油基础数据自动采集,数据统计分析由纸质台账转变为数据实时采集,为全能源管控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目前,该公司已建设云平台,自主开发30多种信息化产品。
  该公司搭建智能计量平台,实现物资计重无人化,在集成销售订单、规范计量流程、防范计量风险的同时,通过手机App为各方提供便利,实现增业务不增人,提高过磅效率70%。
  该公司开发电机全寿命管理、总成件管理、设备润滑管理、物资终身管理等系统,实现备件物资从采购入库到报废全过程追踪;完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实现设备运行参数、状态信息的监控、处理、分析、诊断和预测,确保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
  同时,该公司自主开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预警等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开展安全管理;建立风险防控系统,对该公司生产生活各环节进行全面辨识,根据辨识结果开展风险防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该公司还开发能源管控系统,使水电结算实现模块化、可拓展、日结算;通过经济用能分析,让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的使用都可追溯,提升管控效能。据了解,该公司2019年能耗较2014年降低43.86%。
  5G新技术 为智能矿山建设插上“翅膀”
  2019年初以来,首钢矿业聚焦智能矿山建设,成立智能采矿、智能选矿、智能运输专项课题组,形成“目标+需求”双轨驱动模式,搭建智能矿山整体架构,加速智能矿山建设。
  首钢矿业建立智能选矿系统,实现选矿全流程专家控制运行,提升了指标稳定控制能力,铁精矿粒度、铁精矿品位、磨机台时稳定率大幅提高;实施“泵站无人值守”远程控制、选矿磨选流程设备一键启停控制,在提高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益。2019年,该公司比2016年增效7000多万元。
  此外,首钢矿业抢抓国家“公转铁”政策契机,积极推进铁路运输物流新产业发展。该公司依托自动化、信息化技术,采取调度集中管控、道口远程控制、遥控机车等技术手段,不断推进智能化减人,北区铁路运输能力提升41.66%。
  目前,该公司正积极搭建机车运行一张图监控系统,推进系统实时化、一体化、可视化调度,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奠定智能运输基础。
  《中国冶金报》(2020年11月11日 06版六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