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矢“智”不渝!宝钢股份重磅智造项目献礼建党百年

2021-07-06 10:14:00

  宝钢股份智慧制造由1.0版迈向2.0时代,推动“三跨融合”快速行动、率先实践,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百年华诞增光添彩。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6月30日下午,宝钢股份迎接建党100周年里程碑项目——信息化里程碑项目上线、硅钢事业部第二智慧工厂揭牌。
  信息化里程碑项目
  中国宝武把“大力推进‘三跨融合’,打造智慧制造2.0”作为今年及“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智慧制造工作进入全面提升阶段。历经五年的深耕细作,宝钢股份智慧制造正从以“四个一律”为主要特征的1.0版迈向以“三跨融合”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数据”是“三跨融合”的根基,宝钢股份快速建设大数据中心、搭建数据域,实现智慧化系统的“云”部署。本次上线的信息化里程碑项目包括智慧经营决策支持系统、智慧质量系统、智慧设备管理系统,是基于宝钢股份大数据中心开发的重量级信息化系统,是该公司智慧制造从1.0版迈向2.0时代的转折点、里程碑,也是宝钢股份大数据中心由“小”到“大”的第一步。
  据悉,智慧经营决策支持系统将推动实现“三跨融合”、四流(信息流、物流、价值流、资金流)合一,打造公司经营中心“价值化中枢”。该系统纵向到底,可以实现从原料供应商至最终用户的全流程价值穿透衡量;横向到边,构建完善、敏捷、高效的一体化经营管控体系;可配置、可扩展的智能预警模型,能及时揭示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可以实现全流程物流成本跟踪,挖掘物流价值,实现全流程资金占用与现金流向实时分析和管控,可以提供采购、制造、营销等多维度、全方位的价值管理工具。智慧质量系统通过智慧质量策划、在线控制计划、自动监控预警、智慧判定、智慧决策、深度挖掘、动态多维分析、自动处置等八项功能,将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碳的效果。以“智慧、柔性、共享、协同”为目标的新一代智慧设备管理系统,支持设备系统深化改革、一总部多基地管理,适应运行中心设备协同运营、设备生态圈协同的要求。该系统通过建立智能模型,推动点检与检修标准自寻优、一键优化点检排程、检修计划自排程、备件计划自申报;提供实时在线的技术服务,共享知识库精准推送、技术支撑一律在线、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点检和检修作业,维护更精准、管理更高效、决策更智慧。
  近年来,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以智慧制造追求极致生产效率,以管理变革释放智慧制造红利,实现硅钢产品“生产过程绿色化”。通过基层管理变革,事业部打破以往科层制的金字塔模型,以现场“无人制造”、业务“智慧决策”、产品“全面引领”为目标,打造集智能装备、智能互联、智慧决策于一体的“1个决策中枢 N个智慧工厂”的硅钢智慧制造体系。智慧工厂是智慧制造体系中的生产任务执行单元,目前,宝山基地硅钢部组织架构由原来的3个分厂、43个作业区变革为4个智慧工厂。同时,事业部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完成501个岗位技能师徒结对,全力开展大工种培训,实现“操检维调”岗位合一和智慧工厂员工一岗多能。此次揭牌的第二智慧工厂,可实现人员的极致效率、产品质量的稳定控制和产品的高效制造,有助于推动宝钢股份高端取向硅钢产品制造能力系统性提升。
  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启动信息化里程碑项目上线,为硅钢事业部第二智慧工厂揭牌并开展基层组织变革专题调研。宝钢股份有关领导为硅钢事业部第一、二、三智慧工厂运行经理颁发聘书,为青山基地第六智慧工厂建设党员突击队授旗。
  邹继新在讲话中指出,宝钢股份在智慧制造、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但是不能懈怠,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念头。宝钢股份智慧制造工作只有坚持规划引领,才能把工作做好;要务实把智慧制造工作从1.0向2.0迭代推进,同时要总结最佳实践,加以复制推广;要通过智慧制造助推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希望各单位再接再厉,在“三跨融合”方面实现突破,争当智慧制造2.0版的引领者。
  邹继新与硅钢事业部员工代表座谈交流时,对事业部在智慧制造、基层组织变革等方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事业部继续大力度推进智慧工厂建设,不断提高员工一岗多能的技能水平。要坚定不移推进基层组织变革,这是集团公司和宝钢股份的要求,也是提高极致效率的手段。希望广大员工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树立对硅钢事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共同努力把宝钢硅钢建成世界第一品牌。

来源:中国宝武

编辑:滕珊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