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日前,工信部、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按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2025年版)》,将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4个层级进行培育。工信部表示,将推动智能制造向更大范围拓展、更深程度渗透、更高层次演进。
根据通知,基础级智能工厂由符合要求的规模以上企业自评自建,聚焦数字化改造、网络化连接开展建设,推动数字化普及;先进级智能工厂在自评为基础级智能工厂前提下,聚焦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开展建设,打造区域行业领先的发展标杆;卓越级智能工厂的申报主体应已完成智能工厂建设并获评先进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展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索,打造全国领先的发展标杆;领航级智能工厂的申报主体须已获评卓越级智能工厂,聚焦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化变革开展建设,探索未来制造模式,打造全球领先的发展标杆。业内人士解读称,此举旨在普及推广基础级智能工厂、规模建设先进级智能工厂、择优打造卓越级智能工厂、探索培育领航级智能工厂。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此次新增了领航级智能工厂,意在培育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智能工厂。根据通知,领航级智能工厂申报主体的核心产品须具有全球竞争力,且有必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投入领航级智能工厂建设,能够按要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深度应用,开展未来制造模式初步探索,加速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运营管理等各环节智能化变革。
为何要梯度培育?业内专家指出,每个工厂的基础条件不一样,实施智能化的路径也会有所差别,进行梯度培育有助于为不同层级的企业提供比较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也有利于调动各地、各方积极性,探索智能工厂建设和智能化发展的经验、模式。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01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