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党建工会

特色安全品牌文化,让安全入脑入心

2019-08-06 08:52:00

  本报记者 鲁娜

  “呜~呜!”6月27日9时36分,警报声连续响起。事故就是命令。本钢集团北钢辽煤化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部,全面部署人员搜救和抢险救灾工作……这是本钢集团北钢辽煤化公司举行2019年液氨泄漏综合应急演练现场的场景。

  自2010年起,该公司每年都会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多要素、立体式、专业化综合应急演练大练兵特色品牌活动。10年来,该公司不断将安全“触角”前移,从文化塑造、品牌引领、制度保障3个方面,不断打造特色安全品牌文化,不仅让“大安全”理念入脑入心,而且增强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职业安全素养,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据悉,该公司为辽宁省本溪市唯一一家连续7年荣获“市安全先进单位”称号的企业。

  刻在骨子里的“安全印记”

  绿色的树木,红色的厂房,阳光下喷泉里雀跃的水珠折射出斑斓的色彩……走进本钢集团北钢辽煤化公司,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青葱、绿意盎然的优美环境。步入厂区,“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想安全事、上安全岗、做安全人”“化工安全知识二十问”等安全标语和安全展板随处可见,这正是该公司的特色文化之所在,也是该公司的立企之本。

  本钢集团北钢辽煤化公司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一家中型氮肥企业,同时也是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主要产品是尿素。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安全和环保是我们的首要工作。塑造安全文化,让‘大安全’理念入脑入心,成为刻在职工骨子里的‘安全印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波的话掷地有声。

  该公司将安全环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理念,将安全文化建设和文化塑造贯穿于生产工作全过程,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安全文化,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我们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着力点,从安全警示教育、安全活动开展到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隐患整治,再到制度的形成和职工习惯的养成,目前我们的安全文化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效应,具备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特点。”该公司副经理王连海说。

  特色安全活动加强检查整改

  在实际工作中,本钢集团北钢辽煤化公司从不同层面入手,以特色活动为主线,持续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和整改,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在增强安全意识方面,该公司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如“安全生产大讲堂”“安全宣传咨询日”“我为安全生产代言”等。

  在落实安全责任方面,该公司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和领导干部安全责任承包制度,并按照本钢集团要求,实行危险源安全管理责任网格化管理。

  在强化隐患排查方面,该公司开展“每周一作业区安全自检自查”活动,持续推进“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及整改“回头看”活动,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方面,该公司每年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品牌活动不仅时刻提醒我们安全的重要性,更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安全是责任,安全更是幸福!”参加完综合应急演练大练兵活动的职工说。

  全链条筑牢安全“防护网”

  对于本钢集团北钢辽煤化公司安环室主任孙晓伟来说,每天的工作从早上6点出门时就已经开始了。“今天我要巡查哪个作业区?预防或解决什么问题?”“我要记录整理哪些安全隐患?”“哪些重点工作需要向领导汇报?怎么推动各部门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可能会成为《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每3年修订一次)中的各个小项,指导各作业区安全作业并对其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评。

  制度是一切的基础。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本钢集团北钢辽煤化公司职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发展。为此,该公司坚持以制度为保障,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要求和辽宁省、本溪市、本钢集团部署,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将安全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该公司结合企业特点,进一步加大消防和救援投入,在不同岗位、不同作业区构筑全链条筑牢安全“防护网”,配备东风E145型水罐消防车一辆,设置专职驾驶员和消防队员,并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同时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指导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救援训练。此外,该公司为涉及液氨、氨气、氨水岗位操作、检修、维护的全体职工配备防护工具,做到人手一套防氨面具,要求上岗随身佩戴,并确保一旦发生氨泄漏,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并疏散职工。

  一系列举措,使本钢集团北钢辽煤化公司特色安全品牌文化深入人心,为推动该公司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走深、走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冶金报》(2019年08月06日 04版四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