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冯辉
清晨的阳光洒在云南省广南县旧莫乡的田野上,新一批驻村工作队员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就在两个月前,他们告别了企业的办公室,从钢铁车间的轰鸣声中抽身,转身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庄稼汉”,开启了为期两年的驻村生活。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全新的挑战——从便捷的城市生活到陌生的村情民情,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到乡间的泥泞小路,每一步都让他们对乡村工作的独特性和挑战性有了深刻认知。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驻村工作队队员轮换调整的工作要求,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旧莫乡驻村工作队队员顺利完成轮换交接。时光荏苒,薪火相传。老队员的宝贵经验,为新队员照亮了前行的征程。
在老队员们耐心细致的讲解下,新队员们逐步揭开了驻村工作的神秘面纱。面对一些陌生的名词和数据,他们不仅没有却步,还被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在老队员们的帮助下,新队员们逐渐对村情做到了“情况清”。
当老队员们谈及昆钢在广南县旧莫乡为巩固脱贫成果所实施的“勤学路、助学桥”、防洪河堤、引提水项目及亮化工程时,自豪感在新队员们的心中油然而生。他们认识到,驻村工作更侧重于与乡亲们的沟通交流,与村委的紧密配合,需要对每个村寨的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更要敏锐洞察群众的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无规矩不成方圆”,初到村委,驻村工作队的新队员们便明确了新的岗位职责:建强村党组织,做好政策宣传,抓好监测帮扶,助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建设与治理。
在该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的同志们深入划片包保区域,组织召开群众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每一位村民心中。此外,驻村工作队还利用农户的空闲时间,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党的惠农政策,确保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并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国家帮扶政策改善生活。
工作中,驻村工作队经常进村入户,走访监测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及脱贫户。在每一次走访中,他们都认真了解每一家的家庭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研判,为村民匹配最合适的政策帮扶。同时,驻村工作队结合农村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动员农村低收入人群参与撂荒土地耕种,仔细统计务工人员信息,确保务工补贴落实到位,并协助制订村规民约,助力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在走访过程中,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宣传绿美乡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引导群众自发开展家居环境整治,共同打造美丽家园。
有一次,驻村工作队的新队员们前往板榔大寨看望残疾儿童,并为孩子送上了爱心轮椅。他们从孩子姐姐口中得知,她父母带着弟弟外出看病,只留她一人在家,她既要看家,又要照看家禽、家畜。而且她弟弟每年都要外出治疗,至今还无法正常行走。那一刻,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经过两个多月来的驻村交接工作,新老队员融合接力,新队员们已然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注入了情,他们走访农户、宣传政策、谋划产业,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践行初心。未来两年的驻村时光,注定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篇章。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09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