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改革棋”赢得“满盘活”
——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纪实

2021-03-17 08:42:00

  本报通讯员 孙萌 实习记者 王金侠
  鞍钢集团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承担着鞍山钢铁三分之二的坯材转化和三分之一的坯材直销任务,是鞍山钢铁生产工序链条中的“咽喉”,更是名副其实的“创收大户”。
  近年来,该厂领导班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落实鞍钢集团关于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全面聚焦去行政化、效率提升、激励机制改革重点任务,抓实事、出实招、见实效,下出三项制度的“改革棋”,赢得了企业获益、职工获利、事业获进满盘活。去年,该厂同比降本1.5亿元,超额完成利润预算指标。
  瞄准管理难题
  下出组织机构优化“改革棋”
  “汇报现场情况,硅钢库存上升太快,8道要堵库了!”
  “我这就通知贾申,硅钢计划先不上,给8道留发出空间,后面生产再做调整。”
  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1780产线生产作业区作业长马良的迅速安排让负责物流管理的李明新十分高兴,“搁往常,先交库还是先生产的‘官司’,得互相‘杠’上一段时间呢。”
  李明新原是该厂东部精整作业区的职工,在1780产线生产作业区和东部精整作业区整合后,他明显感觉到生产和物流“一家人不再说两家话了”。
  该厂轧钢区丁班班长贾申同样欣喜于这样的改变:“虽说摊子变大了,但工作起来省劲儿了,合同整体执行效率也更高了。”
  去年,该厂以系统专业一贯化、作业区域模块化为目标,按照“同类业务整合、衔接工序归并”的一贯管理原则,将精整作业区与生产作业区合并,东西区轧辊、吊车、检修作业区重新整合,现场作业区由15个减至9个,作业区压缩40%,管理效率实现了本质提升。这样就为系统专业一贯化、作业区域模块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推进了工作重心下移,提高了生产组织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中国冶金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厂机关的变化比一线更早。
  按照“通用职能上移,专业职能下沉”“厂管作业区”的机构改革思路,该厂将机关部室由“六室一会一中心”减为“四室一会”,部室压缩38%;将生产系统的统计、质检业务按产线整合,成立质量检查站,划归生产技术室管理,同时取消销售服务室和自动化作业区,将业务成建制并入生产技术室。该厂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小机关、大现场”的格局,提高了生产指挥的专业度和集中度。
  突破“上”“下”难题
  下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棋”
  《中国冶金报》记者在该厂1780产线生产作业区见到张福多时,他正在为职工解释“控制表面油泥质量缺陷”的操作原理。张福多曾经是该厂1780产线生产作业区丁班的倒班作业长,去年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走上了作业区技术主管工程师的岗位。
  “张福多长期扎根生产一线,从事轧钢专业工作,有着熟练的技术专长和丰富的经验。从班组到作业区、从倒班作业长到技术主管的变化,可以让他更好地发挥自身所长,为产线稳定顺行加力。”该厂主要负责人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去年,除张福多之外,该厂还有3名“工匠型”工人走上了技术主管岗位,打破了干部工人身份的传统界限,破解了工人进入专业技术管理岗位“上”的难题。
  只解决“上”的问题还不够,也要扎实推动“下”的实施落地。为此,该厂按照“先干部后职工、先机关后一线”的原则,将干部岗位由管理型转为技术型,削减C级岗位管理干部15名,其中11人到专业技术岗位、4人转做专项工作,占管理岗位退出人员的18.8%,真正破解了“干部离开管理岗位”这一“下”的难题。
  同时,该厂本着“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原则,以积蓄发展后劲为目标,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推动青年人才全能化。对青年人才实施多岗位、多专业培养,多产线、多区域历练,多角色、多位置互换,着力解决青年人才驾驭风险本领不强、动真碰硬底气不足,以及管理岗位轻技术、技术岗位轻管理等问题,培养更多全能型青年人才。近两年,该厂新提拔任用青年人才18人,占新提拔任用人员的75%。
  推动实施“三化”
  下出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棋”
  走进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2150产线集控操作室,先进与智能是记者的第一感受——191块高清显示屏悬挂四周,实时展示着轧钢产线的生产数据和现场情况,原本分散在加热、粗精轧、卷曲操作台上的职工也聚集在此。据该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周国权介绍,2150生产线生产操作岗位配置已实现10人制班组,领跑国内同行业的同类产线。这一切是该厂推动实施“三化”(主业高效化、辅业市场化、岗位资源化)所取得的成果。
  “过去,卷曲操作需要4个人一个班,现在有了智能集控,2个人就可以胜任岗位。”该厂2150产线丁班班长唐晓峰告诉记者,智能集控平台的搭建,不仅让岗位沟通更加便捷顺畅,同时也缓解了自然减员和人力资源紧张带来的压力。
  目前,该厂正积极推动主业高效化,通过生产操作、点巡检、公辅、数模等24小时作业模块的操控一体化实现全产线岗位重塑。该厂1700生产线和1780生产线也即将以此模式建成各自的集控中心,全面提升全厂的集约集控水平。
  该厂将推进辅业市场化作为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招,针对改造大修、维护保养、劳务派遣等不同用工类型,通过推进分包方业务多产线、多岗位整合,让用工管控由分散矩阵式管控向集中共享式过渡;通过完善分包方管理制度加强分包方评价,规范分包方作业过程管控等举措,逐步实现辅业市场化。
  “我们还按照岗位是资源、上岗凭能力、晋升靠业绩原则,实施人岗匹配。”该厂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此举将积极引导全体职工牢固树立按劳、按价值创造、按贡献大小获得岗位和收入的市场化契约化意识,给予每一名职工通过努力实现岗位价值的机会,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激发职工的进取意识和奋斗精神,有效化解企业需求与职工能力之间的矛盾。目前,该厂职工岗位竞争流动率为12.8%。
  构建市场化绩效评价体系
  下出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棋”
  该厂在实施“产线吨钢变动成本每降低1元,基数增加10元。”分厂竞争绩效中,仅二分厂就分配到的绩效总额高达91.5万元的奖励,在去年6月份达到了人均256元的竞争绩效最好水平。
  该厂1780产线生产作业区轧钢甲班加热炉温度调整班组长王强,在2020年第4季度班组竞争绩效的比拼中,连续3个月煤气单耗指标排名第一。因此,2021年1月份他的班组长绩效上浮10%。
  该厂2150产线设备作业区机械主管工程师付乾坤带头的团队共完成“玻璃钢冷却塔系统填料捕捉器的改进与应用”等8个创新项目,申请奖励1.6万元。
  效率源于改革,效益来自改革。
  该厂全方位发挥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的正激励导向作用,将岗位绩效与团队绩效创新融合,聚焦发展和执行2个层面,纵向设置部室、分厂、班组、岗位4个层级,横向划分效益、效率、风险、成长4个维度,构建起“单元绩效+竞争绩效+契约绩效+科研绩效+同利分红”的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体系。
  该厂党委综合室副主任赵丹介绍,对于同类产线、作业区和班组,他们建立了基于一线管理履职评价的竞争绩效,波动幅度为绩效的20%~30%。对于中层管理人员,他们建立了基于生产运行、事故控制、质量指标、成本管控、利润完成、安全环保、深化改革和党建引领“8维度”目标的中层管理履职评价的契约绩效,以历史为基准值,以预算或行业均值为目标值,以标杆为挑战值,实施正向奖励、负向罚处的“双向”激励。
  除此之外,该厂还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基于技术创新履职评价的科研绩效制度,按项目管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解决现场趋势性问题和技术难题,奖励金额与创新应用效果、技术创新效益挂钩;对全体职工则建立了基于厂级经营绩效指标评价的同利分红制度,确保全体职工共享发展红利。
  该厂用主动改的责任、系统改的思维、自主改的能力、加速改的成色交出了三项制度改革的优秀答卷。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该厂将贯彻落实鞍钢集团和鞍山钢铁改革部署,在变“盆景”为“风景”征途中下更大气力,将三项制度改革进行到底,努力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鞍钢贡献更多改革成果。
  《中国冶金报》(2021年3月17日 07版七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