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点线面”发力 提升精益运营质量
——山钢莱芜分公司精益管理纪实

2021-06-02 08:44:00

  本报实习记者 苏加庆  通讯员 于泉友 刘佳宝 栾长河
  今年初以来,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按照“做到极致、走向前列”的工作总要求,按照集团公司“全面对标、系统提升”和股份公司“全面对标找差、提升比较优势”的管理主题,强化落实商业计划书各项重点工作,“点、线、面”系统发力,推动运营质量实现新提高。第一季度,该公司关键、专业推进项目实现效益1.2亿元。
  “精益管理在提高公司运营水平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历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必须再塑精益、深耕精益,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化运营水平。”该公司总经理王培文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重“点”突破
  “3月份能源利用增效24.68元/吨,超过目标7.68元/吨。”在该公司3月份经营绩效分析评价会上,相关部门公布了关键项目“能源系统降本增效”的推进情况。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狠抓关键、专业项目管理,着力在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能源增效、费用降低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使改善项目真正成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坚实支撑。其中,4个关键项目由公司经理层发起、专业部门牵头,6个专业推进项目由部门、产线经理和营销(销售)负责人承担,通过公司、部门、产线3方联动,对照目标指标,深入分析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学习先进,总结问题,改善薄弱环节,提升项目绩效。
  今年初,该公司制订了“对标找差补短板,做到极致塑优势”全面对标方案,围绕生产经营任务目标,聚焦成本、利润、效率等核心经营指标,从“超越自我、跑赢大盘、赶超标杆、追求卓越”4个维度对思想、对作风、对管理、对技术、对操作、对执行,全面塑造比较优势,不断提升运营绩效和质量。
  该公司人员围绕工艺操作、生产效率、工序成本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分别赴南钢、梅钢、太钢、马钢、永锋等单位进行对标学习,并从管理、技术、操作等多个层面寻找差距,合计形成90多项落地举措。
  产“线”增效
  从2月份开始,该公司党政领导每周六都要带队走进基层产线“现场观摩、精益走线”,看现场、听改善、看现物、提建议,帮助产线协调解决现实问题,听一线职工、班组长、车间主任、产线经理等各层级人员分享“管理上的思考、改善中的亮点、可借鉴的经验”,深入了解各产线“全面对标、精准对标、动态对标”的实质性行动。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围绕“重塑精益”这一重要课题,抓住“基层基础”这一关键点,把岗位作业标准化作为精益管理再深化、再加力的重点,着力解决基层现实问题,提升基层职工素养能力,推动精益管理在基层落地,夯实管理根基。
  “在精轧区轧前准备作业中,班长首先要用对讲机通知班组成员打开水平辊冷却水阀,将开度调至1/4处,手动逆时针旋转平辊冷却水阀一圈;班长目视水平辊冷却水嘴……”该公司型钢厂大型轧钢车间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录制标准化操作视频。
  自该公司岗位作业标准化工作启动以来,基层岗位推进氛围火热,各单位高度重视,按照“并行、融合、归一”的思路,着力推动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一书四标等标准文件优化融合,实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出标准产品。
  该公司板带厂制订《板带厂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把准标准化落地细节和关键点,制订流程地图,对三线主要操作工序标准化流程任务进行分解,其中窄带50个、宽带95个、冷带65个,并逐一落实分解计划,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全“面”改善
  “创新随处可见,改善无所不在。”改善创新成为了该公司炼钢厂的“热词”。第一季度,该公司炼钢厂职工提报创新项目1154项,采纳实施498项,293人分得50700元奖励,21名职工被评选为全员岗位改善创新达人。
  为进一步推进精益管理,持续扩大精益“战果”,该公司按照“创新、奖励、学习、共享”的初衷,为每名职工搭建专属改善创新平台,同时增设手机端、电脑端两种提报功能,实现了指尖“云上”提报提案,让每个人成为自主改善创新的主角。
  该公司全员改善创新工作试点推行的第1个月,效果超出预期,激发了职工想创新、争创新的能动性,累计过审提案达到2600多份,汇聚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掀起了全员改善创新的热潮。“此举措,拉近了职工参与改善创新的距离,激励我们立足岗位将创新进行到底。”该公司板带厂热轧运行车间王健春对此感触颇深。
  为培育精益骨干、发挥关键作用,该公司从车间基层选聘104名三级内训师,让他们充当改善提案“第一把关人”角色。同时,该公司从专业、专长角度出发,扩大内训师培养范围,将专业部室技术人员作为骨干力量进行选树培育,进一步壮大基层精益骨干队伍。
  截至目前,该公司第二批三级内训师选评工作火热进行中,136名来自基层、部室的技术骨干踊跃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全员行动、“领舞”改善的良好态势,为推动精益运营纵深落地、实现全员改善创新注入澎湃动力。

  《中国冶金报》(2021年6月2日 07版七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