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宇 孙政依
今年初以来,首钢集团通钢焊管公司聚焦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的提升,深入查找内部问题根源,集思广益、精准施策。通过深化改革,该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助力经营逐步改善。
去繁就简,善用改革“关键一招”。通钢焊管借助通钢深化改革的契机,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内部变革。通钢焊管副经理(主持工作)陈福杰表示:“用好改革这一关键手段,向改革要效率、要活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精简机构入手,通钢焊管优化组织模式,遵循精简、扁平化管理的原则,重新划分职责,推动权力下放,截至目前,共精简科级机构5个,核减比例达62.5%;聚焦用人管理,推行岗位定编定员,取消专业序列,压缩管理岗位和总用工人数;触及绩效管理,调整绩效激励机制,强化薪酬导向作用,其中销售人员和相关岗位转为销量提成制,取消底薪,现场操作人员则采用机组计件提成包干方式,实现工资日核算。
通过组织机构、用人管理、绩效激励机制的改革,通钢焊管实现了管理扁平化、激励透明化、责任明晰化,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夯基垒台,活用制度“监管之剑”。通钢焊管活用制度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购销价格、合同管理、审批流程等,规范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召开经理办公会9次,完善制度37项,新增制度16项,建立审批流程1个。
同时,该公司还制订执行力考核细则和督办制度,确保相关措施得以落实;邀请专业部门进行现场帮扶,对检查出的119项问题全部进行整改;建设多方沟通活用制度,实现税收减退和土地盘活,盘活出租闲置土地3.3万平方米,每年增收34万余元。
降本增效,交好经营生产“答卷”。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通钢焊管苦练内功,将“三个一分钱”(多挣一分钱、少花一分钱、用好一分钱)理念融入各项降本措施中。
该公司生产运行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修井明说:“每一分钱都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从生产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入手,深挖潜能、细抠成本。”
对内深挖潜能,通钢焊管提高外委检修转自营能力,外委费用同比降低了48.12元/吨。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该公司通过招标,降低各区域流向的平均汽运费超30%,节约销售物流费8.6万元;热卷原料尝试火车运输方式,降低了物流成本37元/吨,累计节约了原料进厂运费2.25万元。此外,为进一步增强节电意识,通钢焊管对主要耗电机组安装了电表,并尝试夜班谷期生产和集中倒班生产,吨钢电费同比降低了23.9元。
该公司经营管理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江志超说:“在开拓市场方面,我们积极挖掘新客户,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的增长点。”
为解决订单不足的问题,通钢焊管密集走访市场建立客户服务群,召开产品推介会,重拾重点目标客户,运用欧冶电商平台,对接政府用钢需求,开发新产品。今年初以来,该公司新开发客户11个、新开发品种规格5个。
《中国冶金报》(2024年12月04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