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炼钢厂铁水作业区坚持算账经营,紧扣“节、降、增”算好大账、算精细账,通过强化精益管理、狠抓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提升、推进全员设备管理、优化铁包加废钢等有力举措,全面推动作业区生产经营“提挡加速”。
精益现场管理,指标实现突破。“降低铁水温降,是当前作业区生产的头等大事。”铁水作业区不断强化现场精益管理,详尽分析铁水转运各环节影响铁水温降的可能因素,把“高炉配包时间、行车作业率、脱硫全周期、在线铁包运行个数、铁包加盖”等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作为日常工作检查重点,实行“班检查、周分析、月总结”工作制度,并将铁水温降控制异常作为生产事故进行管理,铁水转运过程温降控制在11月取得突破,温降稳定在97.26℃,10-11月较去年平均水平实现降本超500万元。
推进全员设备管理,生产有保障。“我的设备我负责,我的区域我守护”是铁水作业区全员设备管理的缩影。铁水作业区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为目标,积极推进全员设备管理,制定实施作业区全员设备管理推进方案,建立建强检修队伍、开展全员设备管理培训、实施全员设备管理包机台、推进设备可视化管理,同时强化绩效评价激励牵引,激发员工参与全员设备管理的自觉性与自力检修的积极性,设备“四基”工作常态化开展,极大提升了设备保障能力。10-11月,作业区共完成自力检修项目192项,自力检修工时7028个,节约维修费23万元。
优化铁包加废钢结构,节约有途径。11月,铁水作业区积极应对废钢市场价格变化对生产带来的影响,加快实施铁水转运跨加废钢项目,项目从提出到完成仅用时4天。项目实施后,对降低铁钢比作用突出,同时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废钢种类替代价格相对较高的破碎废钢总量的三分之一,每月可节约废钢采购费用约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