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晓曦)近日,鞍钢集团本钢全面提升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企业道路运输秩序,从制度、技术、安全意识“三维”发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在制度机制方面,本钢相关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推进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治安保卫制度体系,完善交通管理制度机制,加强交通管理全流程管控;制订《本钢厂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厘清管理界面,明确权责边界;与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物流运输、工程建设、安全环保等部门协同推进工作,并通过和本溪市交通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的外部合作,共建事故处理机制平台。
在技术应用方面,本钢相关部门引入RFID(射频识别)防撕贴、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实现门禁核心业务数字化,构建人车物证全要素管控闭环,迭代升级防套牌大数据筛查、工程车辆准入前置核验等6大功能模块,清洁运输与物资持入持出数据合规匹配率达100%;实现赋能系统精益化,完成工业园区人员、车辆智能管控系统规划方案,启动围墙钢网改造工程,全面实现物持车证系统的供应链协同、数据安全防护的国产化升级;实现风险防控智能化,自主研发往返物资返回未检验和已出厂但未按期返回预警等异常分析功能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消除物资流失风险。
在强化安全意识方面,本钢相关部门对驾驶员开展关于交通法规知识、安全驾驶技能、驾驶员的健康和心理素质以及驾驶员对车辆的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学习以往事故案例、警示片等增强其交通安全意识;将交通安全与绩效考核挂钩,将交通管理指标纳入考核管理。
《中国冶金报》(2025年05月27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