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谨
供应端外购原燃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物流库存成本高昂;销售端集中在西南、华南等区域,物流半径大、服务周期长,运营成本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此外,集团管控下的自主经营模式已运行多年,如何更好激发酒钢子企业的积极性,推动整体经营绩效提升?
今年初以来,面对上述“两端在外”等困境,酒钢积极探索创新,深入研究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律,充分挖掘自身相对优势,探索实践“五维驱动”(大计划—大调度—大协同—大管控—大融合)经营模式,不仅为企业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还助力企业在供应链优化、运输效能提升、库存周转加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模式以“优化战略管理的科学研判决策机制”为总计划,组建专业团队分析市场趋势与宏观经济形势,科学制订酒钢的经营策略。其中,酒钢的运营端以“优化集团集中经营管控运行机制 提升全产业链运营绩效”为总调度,重塑管理流程,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各环节高效协作;供应端以“钢铁生产中原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90%以上”为导向,利用自有矿山、能源和运能等资源,探索降本路径;市场端围绕“提升产品性能、加强渠道开发、缩小销售半径、降低库存成本”的路径,积极开拓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
“五维驱动”经营模式是在吸收了销售型、生产型、设计型、销售+设计型、生产+销售型、设计+生产型、设计+生产+销售型和信息服务型等8种工业产业链典型运营模式理论,并借鉴了安赛乐米塔尔、浦项制铁公司等知名钢铁企业的整体持续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实施过程中,酒钢成立管理运营模式革新领导小组,为创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理念变革上,酒钢推动经营管控实现“两个转变”和“四个优化”,即经营理念由完成指标向实现效益转变、管控重心由过程管控向综合协调转变,优化经营指标体系与考核机制、经营和运行协同方式、内部资源调配机制以及存货管理理念。
在实施重点上,酒钢从战略、运营、供应、市场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确立了以利润和实现经营目标为核心的理念和执行机制,推行“周分析+日沟通+动态专题协调”的快速反应经营协调机制,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创新采购和存货管理模式。
“‘五维驱动’经营模式的核心是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联动。”酒钢运营管理部负责人表示,“我们聚焦供应端和销售端核心问题,通过强化全生命周期的大计划执行力,发挥统筹平衡、协调优化的大调度统一性,最大化降低物流成本和供应链成本。同时,该模式强化了全系列产品市场对标,实现渠道开发加强、产品性能提升、存货周转率提高的大管控效果,成功突破了市场疲软、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为集团公司全面实现年度收入、产值、利润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冶金报》(2025年07月15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