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末,德龙钢铁集团新天钢天铁公司发布《天津铁厂有限公司岗位创新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标志着天铁从“经验管理”向“精益创新”的跨越。《办法》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构建多维度创新体系,推动该公司全体职工积极投身岗位创新,进而为该公司实现精益管理、推进技术升级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全流程覆盖,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以“全员参与、分层推进”为核心,构建了从班组到公司的四级评审体系,覆盖生产、管理、技术、安全等领域。根据实施难度和影响范围,相关创新项目分为收益类和管理提升类、工艺技术类、安全生产类、设备工具类、能源环保类、智能制造类等类别,实行差异化评审与资源支持。例如,收益类项目需通过该公司财务审核确认3个月内效益增量超10万元;智能制造类聚焦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改造,由该公司精益智能部专项评估。
评审流程上,相关项目的提报要经天铁公司各班组、车间、分厂逐级筛选,公司级评审由来自多个部门的专家组成团队,确保公正性与专业性,每月还会将定期评审与超额推荐机制相结合,既保证项目质量,又鼓励高产出的创新实践。
从问题导向到智能升级。《办法》将岗位创新定义为“运用精益理念、工具,提出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推动装备、工艺、管理、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因此该公司在技术端鼓励设备工具革新(如自动化改造)、工艺优化(如质量效率提升)、能源环保改进(如节能减排);在管理端推动制度流程标准化、人效提升、安全生产条件改善;在智能端支持生产过程数字化整合,打造智能工厂。
激励保障,荣誉赋能。为全方位点燃职工创新热情,天铁设置了不同级别的奖励机制:对于公司级的项目,将根据评分情况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对于能带来收益的项目,会按照创效情况分级给予奖励;对于基层项目,由各个单位自主决定奖励金额,重点向提出项目的人倾斜。
此外,该公司还将通过“每月跟踪、每季度分享、每年评比”的方式来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每个月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优秀项目案例将收录至该公司知识库,方便所有人学习。
创新成效,从量变到质变。“岗位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创造真实价值。”德龙钢铁集团董事、天铁总经理王京彬表示,未来,天铁将深化创新生态建设,让岗位创新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王冰文)
《中国冶金报》(2025年08月26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