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能源环保部深刻把握“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核心,以“提质增效”为行动指南,以高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引擎,通过层层压实责任,深入推进能源介质专项检查,全面打响质量提升攻坚战,推动公司驶向极致能效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能源质量的提升,源于对每一个细微异常的锲而不舍。近日,能源调度中心发现高炉煤气输差异常偏高>4%,使用量远远小于回收量。面对这一问题,能源环保管控中心坚信“现场即答案”。
计量组长吴国野迅速组织计量人员与煤气专业技术团队,系统梳理各用户用量,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数据合理性分析,精准锁定故障仪表位置。团队携带检修设备赶赴现场,对二次计量仪表实施排水、调零、数据比对等一系列操作,快速恢复数据正常。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执着、“不留任何疑点”的严谨作风,正是能源环保部守护能源介质质量的生命线。
“能源管理是要听得见数据的‘呼吸’,摸得准设备的‘脉搏’。”能源环保部管控中心燃气技术主任工程师薛长春说。
数据准确性是质量管理的根基。混合煤气热值监测一致性一直是行业难点。针对轧钢各产线混合煤气计量,部门多次组织开展燃烧式与光谱热值仪的比对校验,确保热值数据准确可靠,为产线稳定运行、成本核算与能效管理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将质量意识融入系统建设,以智慧赋能管理升级。从“基础能源管理系统”到“智慧能源动态管控系统”的迭代进程中,能源环保部始终以“贴近生产、服务实战”为中心。当轧钢厂回收蒸汽出现放散,造成能源浪费时,部门技术团队依托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持续分析轧钢与炼钢回收蒸汽压力及发电机入口压力差异,最终找出症结——加热炉出口主蒸汽阀安装方向错误。经调整,轧钢蒸汽日放散量减少50吨,日发电量提升7000千瓦时。
此外,能源环保部牵头构建的工序能耗模型与能源驾驶舱,让实时能耗一目了然,为生产决策安装上“数字之眼”,实现了能源质量与效率的精细化、可视化管控,为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