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轧线效率的提升,剪切效率提升“迫在眉睫”。鄂城钢铁公司宽厚板厂精整车间丙班以创新为驱动,强化精益管理,用数据“剪”出钢板生产新高度,交出亮眼答卷:关键指标效率提升16%,平均班产量稳居生产横班首位,成为同事们口中“靠得住、效率高”的标杆班组。
数据赋能,精准跟踪统计
过去,班组跟踪生产数据全靠人工:操作工手写记录剪切次数、停机时长,下班后再汇总统计,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因人为疏忽出现数据偏差,导致生产问题难以及时发现。
通过与行业先进对标找,班组会上,大家提出了新思路:“能不能在数据赋能上做文章,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呢?”在车间的支持下,班组联合电气人员实施了现场自动化改造,经过反复调试,实现了剪切次数等核心数据“自主”采集。“产量、效率、停机时间”等指标的实时监控,替代传统的人工纸质记录,实现了生产数据的精准化、可视化管理。
每日复盘,精准破解难题
有了精准数据,如何将其转化为提升效率的动力?丙班的答案是“每日复盘、闭环改进”。
班组每日召开分析会,全员围坐在一起,对着数据平台上的当日指标逐一拆解:“今天产量没完成挑战目标值,是上午的计划宽度、长度变化太频繁,还是处理皮带废料卡停的时间过长?”
“定尺剪皮带卡钢停机处理故障15分钟,钢板推动尾料太快,操作流程有优化空间?”……
每当遇到偏差,他们就用鱼骨图分析法,从“人机料法环”入手,在多个维度中进行逐一排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找到根源后,立刻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且在第二天专人跟踪验证效果,形成“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完整闭环,确保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杜绝一个”。
精益管理,助力效率提升
凭借这套“数据说话、闭环改进”的模式,精整车间丙班上线效率比车间平均水平高出5%,为班组剪切效率提升16%奠定了基础。
他们搭建起“数据驱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为其他班组精益生产推进提供了“可复制模板”。(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