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韶钢余能发电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019-07-04 09:27:00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陈立新 通讯员王中东 王碧涛)2007年,中国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干熄焦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开启余能发电之旅;此后,烧结余热发电、低压饱和蒸汽发电、干熄焦发电也正式投入运行。今年初以来,韶钢余能发电达到40多亿千瓦时,将昔日放散掉的热能充分利用,收到节能减排、降耗的效果。

  韶钢余能发电是利用风机回收干熄焦、烧结矿热量、炼钢饱和蒸汽进余热锅炉,对除盐水进行加热,产生过热蒸汽冲转汽轮机做功,将热能转变为电能,通过变电开关站分配到各生产工序。韶钢自发电占比在65%左右,其中余能发电约占自发电量的1/3。

  2007年,韶钢年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2011年,烧结余热发电运行后,达1.8亿千瓦时,实现翻番增长;2013年增加低压饱和蒸汽发电,2015年新干熄焦发电投入运行,2017年余能发电量创历史新高,达4.6亿千瓦时。目前,韶钢余能发电总容量达82兆瓦,其中烧结吨矿发电量月度最高水平达到17.9千瓦时/吨,处于全国同行业同工艺领先水平,今年1月份至5月份为16.4千瓦时/吨,明显优于去年。

  韶钢余能发电与能环部余能作业区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主要抓好以下环节:

  一抓关键指标。总发电量、吨焦发电量、吨矿发电量、设备同步率、能介管控是该作业区五大指标,其中主体设备与上工序同步率是重要指标,为此,余能作业区提前做好工作,与上工序沟通协同,共享生产信息。

  二抓设备升级改造。该作业区提升发电设备效率,其中对5台余能汽轮机发电机组开展凝汽器除垢超声波改造,提高机组凝汽器热交换效率,降低真空度提升发电效率,每发一度电,可降低汽耗0.2公斤;增加一套减温、减压装置,可回收在机组检修和烧结矿温度低时产生的蒸汽,供应到公司低压蒸汽管网,改变了过去低温时不能回收蒸汽的状况,保证公司蒸汽管网平衡。

  三抓管理改善优化。该作业区按照效率优先原则,摸索出效率低的机组优先供汽,效率高的机组优先发电管理思路,同时通过调整机组负荷,负荷高的机组优先通过抽汽进行供汽,减温、减压供汽装置作为供汽调节系统,保证了余能发电机组供汽效率,既满足蒸汽管网平衡,又能增加发电量。

  四抓集控培训。该作业区落实公司大培训、大学习、大比武活动精神,提升员工技能水平,计划分16期进行培训,目前已完成8期培训,开展理论学习、岗位穿插实操培训,为余能集控做好人员储备和技能储备,同时余能作业区也抽调骨干赴湘钢对标学习,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准备。

  《中国冶金报》(2019年07月04日 08版八版)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