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8日两天,南方都市报、南方网、中国环境报、广东电视台、广东省宣教中心新闻舆情部等多家媒体组成的“韶关老工业城市生态发展之路”媒体采访报道组来到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就韶钢减污降碳升级改造、绿色发展,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双变”工作进行集体采访。
相关人员向记者们详细介绍了韶钢“让绿色成为钢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的绿色发展实践。作为韶关地区重点工业企业的韶钢,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营理念。近年来,韶钢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深入推进“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和“洁化、绿化、美化、文化”工作。坚持以“绿色、智慧、精品”为发展路径,矢志不渝沿着绿色发展道路,真正使钢铁企业从“招人嫌”变为“讨人喜”。

相关人员向记者们详细介绍韶钢“让绿色成为钢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的绿色发展实践
一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多措并举提升环境“颜值”。自2016年以来韶钢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投入32.05亿元推进实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76项、绿化提升改造项目36项。到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韶钢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行动,党政工群团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大环保”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二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韶钢坚持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坚持走“绿色制造、制造绿色”的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先后下发“十四五”节能规划、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与行动方案,为将韶关打造成为碳中和示范基地贡献韶钢智慧和力量。自2017年以来,韶钢通过狠抓管理节能、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实现节能59.76万吨标准煤,吨钢碳排放强度由2017年1.944t/t下降至2021年1.726t/t。
三是按照韶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韶钢积极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以钢铁产业为基础,韶钢延伸并集聚绿色低碳的新技术企业,构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加快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努力把韶钢打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标杆企业,为全国同类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产城融合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2021年7月,韶钢产业园被广东省批准为省级产业园。“多彩韶钢—工业文化园”近日正式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广东省内唯一一家以钢铁为主题的工业旅游景区。

记者们参观韶钢717风度书房

记者们参观韶钢智慧中心一楼展厅

记者们参观韶钢智慧中心一楼展厅

记者们参观韶钢8号高炉

记者们参观韶钢脱硫脱硝项目
记者们分别参观了韶钢717风度书房、智慧中心、8号高炉、烟气脱硫项目、厂容厂貌等。在717风度书房,记者对书房环境和氛围赞不绝口;在智慧中心,记者们感受了韶钢今昔巨大变化;在8号高炉,记者们感受到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在烟气脱硫、煤气高效发电现场,记者们详细了解了韶钢的超低排放改造。虽然樱花大道和风铃大道未能在其花期观看到,但记者们从韶钢花园式的厂区真实、真切地感受了韶钢的变化和环境改善的成果。(邓伟雄 毛志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