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钢水纯净度、铸坯质量及生产安全性,北京联合荣大在对连铸生产中的中间包干式料工作层的施工中,通过采用分共选材,分层控制,重点强化等标准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连铸中间包使用寿命,保障了连铸生产的稳定性和铸坯质量。
未雨绸缪,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中间包是连铸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其施工质量尤其是中间包干式料工作层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钢水纯净度、铸坯质量及生产安全性。
因此,在中间包建设工作中,首先必须做好以下施工前准备工作:
一是中间包本体检查。主要包括中间包本体清洁度。即,彻底清除中间包内壁残留的旧耐火材料、钢渣、油污等杂物,确保表面无松动层,必要时用机械打磨或喷砂处理,保证新衬与本体结合牢固。
另外,要注意检查中间包结构的完整性。即,检查包壳是否变形、裂纹,钢板焊缝是否牢固,排水孔、透气孔是否畅通。
同时,要注重尺寸复核:即,测量中间包内衬设计尺寸(如深度、宽度、水口位置),确保与施工图纸一致,避免因尺寸偏差影响钢水流场。
二是耐火材料的准备。主要包括材料选型:即,要根据钢种特性(如洁净度要求、温度)选择耐火材料,例如:硅质、镁质干式料:使用前需检查检查包装是否破损、受潮结块,确保在保质期内。 预制件(如上水口、冲击砖):需检查外形尺寸、外观完整度(是否有裂纹和损伤)。
三是检查工器具与设备。主要包括施工工具。即,振动棒、刮刀、模板、测温仪、厚度尺等,确保工具清洁无油污。
另外,对下列设备进行调试。例如,振动台、烘烤设备(如燃气烧嘴、热电偶)需提前调试,以保证运行正常。

图为中间包内衬结构
精雕细琢:注重施工中的关键细节
正确的内衬施工方法。首先,对干式料工作层施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分区施工。要先施工包底工作层,后放入工作层包胎模具,再进行包壁工作层及渣线工作层。包底工作层通常厚度为100mm左右,需要注意的是铺匀找平,放入工作层包胎时需找好定位,保证放平摆正,左右两侧距离永久层的间距保持一致。倒入包壁干式料和渣线干式料时按设计要求达到所要求的高度,铺平并捣实,要避免一次加料过厚导致底部振动不实。振动时根据不同材质设定振动时间。
二是工作层烘烤。要根据不同材质、使用煤气种类等设定对应的烘烤时间,煤气烘烤效率低的情况适当延长烘烤时间。
三是脱模及养护。要根据结合剂的种类及天气情况(冬季气温低等待脱模时间会短一些)确定脱模时间,脱模避免包胎损伤工作层,脱模后内衬表面应无裂纹、剥落,颜色均匀。
四是预制件安装。预制件需干燥清洁,安装前在接触面涂抹耐火泥浆(如镁质泥浆),确保接缝宽度≤2mm,并用木楔或钢卡固定,防止移位。
其次,要注重对关键部位的处理。一是水口区域。上水口周围用干式料填充,确保与包壁结合紧密;下水口安装后需检查密封性,可用煤油渗透法检测是否漏液。二是包底与包壁过渡处。要做成圆弧状(R≥50mm),避免直角形成应力集中,导致内衬剥落。三是施工环境控制。四是防尘与通风。捣打或搅拌过程中产生粉尘,需佩戴防尘口罩,同时保持施工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小心谨慎,安全措施必须到位
在中间包干式料工作层施工中,必须注重安全第一!首先要注重个人防护。施工人员需穿戴耐高温手套、防尘口罩、护目镜,烘烤时远离包体,避免烫伤。
其次,要关注设备安全。振动器等电器设备需接地,防止漏电;烘烤时检查燃气管道密封性,避免泄漏引发爆炸。
第三,要有应急处理措施。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包壳变形、内衬开裂等异常,需立即停止作业,分析原因并整改后再继续。
总而言之,中间包工作层施工需以 “分区选材、分层控制、重点强化” 为原则,通过标准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中间包使用寿命,保障连铸生产的稳定性和铸坯质量。实际操作中需结合钢厂具体工艺参数(如钢种、拉速)灵活调整,持续优化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