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兰宏博 李想 记者 孟祥林
在鞍钢集团攀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的合同订单报表中,有一个产品牌号,近年来销量一直在稳定增长,且一直都是固定一个客户、固定一个规格、单次固定一个定量。如此稳定、有黏性的客户是怎么来的?这与攀钢特钢研发、生产、营销人员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攀钢的特钢产品在北方市场不占优势,一方面因为该区域竞争太激烈,我国大部分特钢企业分布于此,还有一些二线厂家也参与竞争;另一方面,相比华东、华南市场,该区域市场特钢总需求偏少。
面对惨淡的市场现实,攀钢特钢营销团队,进行市场调研,研究营销策略,一遍遍分析客户需求,一趟趟走访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的某天,在一次市场走访中,攀钢特钢捕捉到大连一家客户在求购一种盘条产品,尽管这个信息透露出的是一个未知牌号的产品,但攀钢特钢相关人员还是立即跟进,进行联系和拜访。
原来,该牌号产品是一种低碳马氏体不锈钢,质地较软,生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划线和折叠,最终成品存在成材率偏低的风险,成本偏高,加之材料本身要求弱磁性,只能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轧制,生产组织繁琐,难度较大,且由于材料特殊性,用量不是很大。从销售角度来说,这种小众产品属于一个“鸡肋小单”,这是其他厂家不愿意接单的主要原因。但考虑到终端市场的差异化和特殊性,以及良好的效益,攀钢决定重点关注。
经过与客户的多次沟通交流,双方终于确立了合作意向。为建立和完善双方的合作基础,攀钢特钢技术部门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评估技术标准,进行产品试产和试用;攀钢特钢生产人员加强生产内部管理,针对该品种材料的特性,重点关注炼钢、轧制、酸洗等生产环节;攀钢特钢营销人员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服务,在合作前期和合作阶段,与客户建立紧密联系,根据发货时间和规律,以及客户对产品试用的反馈,及时派人上门走访,实时掌握材料现场使用情况,收集终端用户使用感受,并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进行工艺改进。
经过多次磨合后,攀钢最终与该客户签订了独家供货协议,并根据客户要求,单独命名了该产品牌号,制订了独家供货的保护政策。有了攀钢的大力支持,客户也更加有信心,不断发展壮大,打破了小众市场的容量限制,双方合作范围也从盘条扩大到了板材。
经过不懈的努力,该品种市场规模从小变大,并有了具有黏性的客户。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该产品在北方市场的声名鹊起,并带动了其他小众牌号产品市场的发展。
《中国冶金报》(2019年05月22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