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换3号道出钢。”宽厚板热轧车间内,主操岗位的指令从对讲机中清晰传出。为节约规格变化时短短几十秒的待温时间,主操岗位人员提前测算炉温曲线、钢坯节奏,把每一秒都纳入精准管控,用提前量为后续工序争取主动。
“5操,后面规格是16mm的钢板,矫直速度可以加快一点。”矫直岗位立刻响应调整参数。不同规格的钢板对矫直力度、速度要求迥异,岗位间的即时沟通让钢板在矫直机上“快而稳”通过,既保证质量又为轧机减少等待,每一块钢板的顺畅流转都藏着岗位协同的智慧。
“主操,后面坯料不足,开始单炉出钢。”当坯料供应出现波动,调度与主操的快速联动随即启动。单炉出钢模式虽增加操作复杂度,却有效避免了轧机空转,通过动态调整生产节奏,将原料波动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当矫直岗位“冷床位置不多了,精整能不能下线一些”的提醒响起时,精整岗位迅速增派人手加快下线,前后工序无缝衔接,从根源上杜绝堵停风险。
7月,宽厚板热轧车间以轧线劳动竞赛为平台,全体职工秉持“效率为先、质量为本”理念,精心操作铸精品,实干担当破难题,以协同高效的生产实践,书写了“高效化”奋斗篇章,轧制块数目标达成率120%,刷新历史纪录。
坚守岗位算好“效率账”,让各环节精益求精。加热炉精细把控进出钢,主操盯紧轧制节奏,矫直工高效操作同时动态关注冷床钢板运送情况。大家群策群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专注深耕,又通过对讲机里的即时反馈、工序间的默契配合,织就一张高效协同的生产网络,以专注与配合,助力生产效率再提升。
紧盯问题抓改善,打通堵点提节奏。针对超长板矫直速度与轧制节奏匹配不够,影响轧机工作效率的问题,车间组织职工以精益管理为抓手,聚焦此问题开展专项改善活动,创新提升矫直速度和过钢方式,优化了长板的轧制效率,机时块数提升4%。(张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