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效率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公辅车间以“小动作”撬动“大效益”,积极践行“精益运营”理念,用巧思妙改破解难题,推动效率与效益双提升。
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战略引领下,公辅车间深入贯彻“精益运营、极致效率”理念,围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运营模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为企业提质增效贡献坚实力量。
1.盘活“空厂房”,解库存难题
自2024年8月以来,重庆钢铁中厚板产品库存居高不下,产线末端库存量一度达9435吨,成为制约生产的“老大难”。大量钢板堆积占用仓储空间,影响后续探伤、改剪等关键工序效率,形成生产瓶颈。
公辅车间从“盘活存量、提升效率”出发,经实地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决定将停产产线的闲置厂房改造为钢板临时存储库房。然而,原厂房行车设计用于吊装螺纹钢,吊具及整流控制柜不适用于钢板装卸。对此,车间联合设备室利用现有库存备件对电磁铁吊具及其供电、控制系统进行系统性改造,结合已有设备完成整套系统升级,成功实现钢板分张与装卸功能,并通过特种设备检测,达到了生产要求。
这一改造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保障生产流程顺畅,节约设备采购和安装费用超33万元,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
2.废旧变宝,清理秤台不用愁
汽车衡秤台漏料积水严重也是影响效率的“隐形杀手”。清理难度大、频率高,导致频繁停机检修,严重影响物流称重系统稳定性。
公辅车间技术人员赵宇辰发挥“精益运营”智慧,未直接采购新设备,而是通过设备利旧改造,回收公司内部废钢材料,组织自主设计制作秤台专用清理装置。根据不同清理场景,逐步改进并制作两种专用工具:T字型两侧带尖的棒杆适用于复杂清淤作业;小T字型棒杆适用于空间受限区域。
这一创新成效显著,原本非计划停机时间从每周3次减少到每月2次;部分汽车衡实现全年零检修;每次清理所需人力从7-8人减少到4-5人,作业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设备运行稳定性,更为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刘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