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集团中南股份能源环保部动力车间总降站班,是守护十里钢城生产命脉的“电力卫士”。随着余电上网工程向纵深推进,中南股份电网规模持续扩容,供电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容不得半点疏漏。
在高效发电三期工程110kV界电线升级改造项目中,地下电缆层穿墙封堵成为制约安全与成本的关键堵点。传统防火泥封堵易干裂脱落,需反复施工,既耗费人力物力,又难除安全隐患;高分子材料虽封堵效果更佳,但数万元的高昂成本,与“算账经营”理念严重相悖。更关键的是,一旦封堵失效,小动物闯入或潮气侵入,极易引发重大供电事故,直接威胁生产稳定。
面对这一难题,班长吕师傅主动牵头成立攻坚小组。他从高分子材料的流动性中汲取灵感,结合现场勘察、精密测量与数据分析,大胆提出“品字形排列+复合封堵”的创新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将三根直径12厘米的电缆在穿墙处精准排布成等边三角形。这一设计不仅能有效抑制环流、提升散热效率、延长电缆使用寿命,更为封堵作业创造了规整高效的施工条件。电缆排列对精度要求极高,团队通过统一指挥、协同配合,借助电葫芦等工具,在严密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将电缆精准固定到位。
进入封堵环节,团队把“算账经营”理念贯穿每个细节。他们先采用防火泥完成基础密封,再充分利用工程剩余的电缆槽钢边角料,通过切割、焊接,量身定制出固定箱体并安装上墙。箱体与电缆的缝隙用防火泥严密填充,内部注入干燥河沙以渗透加固防火泥缝隙,最后覆盖透明绝缘板。这套“旧料新用、变废为宝”的组合方案,除少量膨胀螺丝外,材料投入近乎零成本。
最终,新型封堵法不仅彻底根除长期困扰的安全隐患,筑牢电网安全防线,每年还能节约人工及材料成本2.96万元,该方法已成功申请技术秘密。这一创新实践,是总降站班全体成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坚决落实,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与算账经营要求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真正实现了安全保障与降本增效的双赢。(周桂莲 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