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旁通阀门也出现故障……”
“水箱水位低,需马上排查补水……”。
下午6点,高线加热炉值班室里,对讲机里传来了一阵阵急促的报告。收到软水箱故障的报告,工长高成武当机立断作出有序安排。
“机修工、机修工,请派人到加热炉,软水箱漏水,请支援!”
“高尚义,你就呆在水箱旁,一刻也不能离开,随时报告水箱水位。”
“小刘,你立即去准备抢修工具,准备抢修。”
“小肖,你去准备消防带,做好第二套应急方案准备,万不得已时给软水箱上生水。”
……
一道道指令发出去,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不到三分钟,维修工老张就赶到现场。他凭借多年经验,立刻判断出是补水阀阀门阀芯掉了。如果按照常规处理,只要将软水泵停止,排空蓄水,就可以直接更换。但是此时软水箱水位只有0.4米,如果更换速度过慢或者出现其他突发状况,就会延长抢修时间,导致水源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加热炉气化冷却系统,造成加热炉瘫痪。
在加热炉工作的人都知道,此时直接补上生水,可以暂时消除隐患,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提出这个办法。因为补加生水表面看起来不存在隐患,但如果长时间运行,会导致炉内水梁结垢、堵塞、漏水等重大隐患,减少炉子寿命。大家都把设备当作心头肉,不容许有任何损伤。此时如果更换阀门,对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非常高,必须经验多、判断准、速度快,从拆卸到安装只有二十分钟,时间非常紧迫。
已经没有时间容许再三考虑了,“既然没有退路,就必须当机立断,立即行动刻不容缓!”高成武做出决定,“立即更换阀门!”
他安排看火工关闭换向阀门及两侧煤气手阀、快切阀,同时打开炉顶放散,进行氮气吹扫;维修工快速整理好自己的防护用品,戴上长管呼吸器,爬上加热炉顶,只见他手持电动扳手,很快将煤气阀板打开,一股气流顺势喷出,但他没有丝毫停顿犹豫,一手将换向阀手动升起取出断裂的阀板,另一只手快速拆下阀杆。仅仅15秒,阀杆取出,抢修第一步顺利完成。
等候在外围的焊工李超红立即拿着断裂的阀杆去补焊。十五分钟后,阀杆焊补完成。此时需将阀杆与阀板进行对接,但由于阀杆补焊后焊点位置变粗,加上受限空间作业,对接难度很大。李超红穿戴好装备进入炉顶区,他蹲下身,一手拿着阀杆,一手扶着阀板法兰,由于视线受阻,他只能凭经验将换向阀在毫厘之间缓缓移动,寻找最佳卡口,只听见“嘣嘣”一声,阀杆与阀板法兰口两点重合,位置恰到好处,仅用了12秒将阀板安装完成。周围看的人屏住了呼吸,聚精会神。看到李超红“OK”的手势,大家长长呼了一口气,脸上流露出赞叹敬佩的表情。
在加热炉工和机修工的完美配合下,二十分钟解决了一场生产危机,既消除了设备隐患,又保障了生产顺行,更展现了一线员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技能。这是团队的力量,更是钢铁工人敬业奉献精神的一次精彩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