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操作工小肖听到“嘣”的一声异响,她熟练地退刀停机察看,原来是刀杆断裂了。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小肖觉得这样频繁断裂刀杆的现象不正常。按照一般情况来说,一根刀杆保用一天应该没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肖将自己的疑虑反映到车间工艺备件员贺飞涛处。
贺飞涛,从事工艺备件管理工作多年,对高棒各类加工机床及轧辊了如指掌。他也已经注意到了刀杆频繁断裂的问题,正在寻找刀杆断裂的原因和方法。轧辊加工过程中刀杆突然断裂,既影响轧辊加工进度,又容易造成加工的轧辊月牙槽质量问题。轧辊带病上线,又必然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真是细思极恐。这个“烦心”的刀杆问题必须解决,贺飞涛暗下决心。
他拿着小肖换下来的刀杆仔细端详起来,看断口的裂口位置、走向和切面,从中分析出刀杆断裂的三种可能:一是刀杆本身质量问题;二是操作工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不到位,安装刀杆有误差;三是高速钢轧辊硬度性能太高。
首先,对于刀杆的质量问题,贺飞涛经过多方查证并请专业人员进行探伤检测后,证明刀杆质量是合格的。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装配刀杆和轧辊硬度的问题了。在班组分析会上,贺飞涛向同事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谁知话音刚落,小肖就委屈地说:“我可不是个马虎的人,每次安装刀杆都是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执行的,安装好以后还会反复效验。”一旁的员工也在为小肖作证,称她确实是个工作很认真的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或者出现失误。小肖的班长也说:“每次刀杆装配前和断裂后,我都会及时查看刀杆装配的情况,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何况这种刀杆断裂的情况也不是小肖当班的时候才有,其他员工当班也一样出现这情况。”经过调查分析,装配刀杆不合规范的嫌疑也排除了。
剩下的轧辊硬度问题,这可没法解决。因为不可能去降低轧辊的硬度,这可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部件。那该怎么办呢?难道眼睁睁看着刀杆断裂,一次次更换刀杆吗?一根刀杆虽说只要100多元,但这与公司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全方位开展降本增效的要求格格不入。
贺飞涛分析出的三个原因全被否决了,他虽有点失落,但他没有停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世上没有憋死的牛,何不换种思路呢?贺飞涛突然一个激灵,既然是无法改变高速钢轧辊的硬度,那么何不增强刀杆的强度呢?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贺飞涛暗自欣喜,寻着增加刀杆强度这一思路,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加工高棒L12规格高速钢轧辊使用刀杆直径ф8MM, 从前面刀杆断裂的情况看,一般发生在月牙槽深度1.0~1.2MM处,而月牙槽标准深度1.3~1.4MM,也就是说刀杆的承受的抗压强度到加工月牙槽1.0~1.2MM时就达到了极限,因而发生断裂。既然是这样,那就只要保证刀杆抗压强度能够满足加工到1.4MM以上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了。经过现场测量、绘制图纸、反复推算,贺飞涛得出了一个结论:将刀杆直径从8mm改为8.5mm。这个8.5mm的直径系数,既能确保加工月牙槽达到标准系数的抗压强度,又正好避免了刀杆与轧辊相撞的问题。
“烦心”刀杆终于不再烦心。改造后的刀杆顺利地加工着一根根高速钢轧辊。经过近两个月的运行,刀杆消耗比改造前减少了30%以上,有效降低了备件成本,保障了轧辊加工质量。
准备车间主任说:“贺飞涛这小子,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狠劲,刀杆改造成功就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