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轧钢厂高线车间的生产线上,每一道生产工序都有“质量卫士”,他们紧盯自己的生产工序,把好自己的质量关口,用实际行动践行岗位使命,一件件精品钢材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回报和验证。
炉内“炼丹”的看火卫士
在轧钢工序先要对钢坯进行加热,达到要求的工艺温度才能进行出炉,就钢坯加热来说不仅仅是对钢坯进行加热,加热炉还要根据不同钢种分段进行不同温度范围的加热,在炉内加热的钢坯既要达到要求工艺温度,还要达到节约煤耗、电耗能源成本,保温时及时降温防止对钢材性能造成影响,所以“火候”控制是加热炉工序最主要的技术。在轧钢厂高线车间经验丰富的看火卫士24小时轮流进行监督控制,班中还要对加热炉内钢坯上掉落到水池的氧化铁皮,及时进行清理,防止水路堵塞,不仅是个技术活,还需要一定体力,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只为保障生产顺行。
“火眼金睛”的调整卫士
轧线上的调整工,主要是对动态的红钢进行外观检测,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们只要用手电光在风冷线上的钢卷上一照便能清楚知道当前钢材尺寸,或是通过钢材表面形状就能判断出哪一架次导卫出了问题、哪一架料型需要调整,所以“火眼金睛”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入门技能,要能通过这项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高水平。
高线车间甲班调整工杨丁,虽然身材瘦小,但是能吃苦、爱琢磨,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对于钢材尺寸调整有着独有的调整手法,每当发现钢材外观尺寸有异常时,总能第一时间将尺寸调整到标准范围,及时避免批量不合格品产生,还有乙班调整工杨洋,他看似腼腆儒雅,但做事沉稳谨慎,在钢材不圆度调整上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在控制钢材外观不圆度时达到0.3mm就不再调整,他总是能够通过调整将不圆度稳定在0.2mm,这对于在线导卫调整的精度、料型标准的控制要求很高。还有丙班和丁班的调整工,他们都有着不凡的技能水平,当然这也离不开他们对质量控制工作的敬畏和热爱。
铁面“判官”质检卫士
钢材入库之前还有一项就是要通过计量检验中心质检工的最终确认,也是钢材入库最后一道检验关口,一旦钢材入库就等同于流入市场。所以一点也不敢马虎,质检工对生产的钢材主要分两步进行检验,第一步主要是对于钢材外观进行检验,检查钢材表面尺寸、外观缺陷等,用内控标准来逐一对应,如果对应不上直接就进行判废,在通过第一步后直接进入到下一步,对钢材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进行检验,如果达不到内控标准一样进行待判或判废处理。所以说质检工就像是一位只认标准不讲情面的铁面“判官”,严把钢材质量。
作为钢材成品的最后一道关口,直接决定着钢材质量的关键环节,轧钢厂各段工序都有质量卫士严格把关,“质量月”里他们牢固树立“质量出精品,精品出品牌,品牌出效益”的理念,始终守护着“禹龙”钢材的精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