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钢铁裁缝”成长记

2019-09-17 09:01:00     作者:

  本报通讯员 叶舟 曹洪儒

  弧光闪烁,焊花飞舞……一个面罩,一把焊枪,一身防护服,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焊接与腐蚀研究所实验员刘祥峰用14年的时间,在焊花中练就了一双巧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钢铁裁缝”。

  享受焊接所带来的乐趣

  “当你的焊接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焊接工作便进入到了另一个境界。”渐渐地,刘祥峰开始享受焊接所带来的乐趣。

  2017年11月份,由于工作调动,刘祥峰来到了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工作的重心也从设备检修焊接转移到了材料试验性焊接上。焊接热输入大了,焊缝金属组织粗大,试件机械性能下降;热输入小了,焊缝熔合性能变差,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同样会导致机械性能下降……

  掌握的技术越多,刘祥峰就愈发觉得焊接这活不简单,里面大有学问。

  高温,是焊接工作无法避免的。由于造船厂大多修建在海边,用户在进行焊接操作时的气候与鞍山的气候差距较大,因而要想模拟船厂的焊接环境,只能在密闭的控制箱中模拟海洋气候进行焊接。

  作业时,刘祥峰就站在一个酷似集装箱的“大家伙”跟前,在电子屏幕上仔仔细细地输入温度、湿度等参数,拿着焊枪和钢板进到控制箱中。几个小时后,刘祥峰终于完成了焊接任务,虽然此时他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但是脸上却难掩笑意。

  要做就做到最好

  “要做就做到最好,想尽办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采访中,眼前这位从事电焊工作已有14年的“老焊工”频繁地重复着这一句话。因为技术精湛,刘祥峰带领团队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为鞍钢新钢种焊接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他看来,焊接工作上手容易,但要精通并不简单。“首先要细心,眼睛要时刻仔细观察焊接熔池的状态,耳朵要时刻听着铁水融化的声音;其次是手稳,即便是飞溅的铁水落在了手上烫疼了也要忍住,以保证熔滴的平稳过渡,避免出现夹渣等缺陷。”刘祥峰说。

  刚来到鞍钢的时候,为了学好手艺,刘祥峰总是要细心观察师父的每一个焊接动作。下班后,他还要捡些废铁料,给自己加上几道“课后作业”。

  在节假日,在焊工实习场地,他一练就是一整天,手上、腿上旧的烫伤还没消退,新的伤痕又悄然生成。刘祥峰感叹道,焊接工作很苦很累。

  拿“仰焊”来说,需要焊工蹲着或跪在地上,仰着头焊接四五个小时。完成一次焊接,往往都是汗水湿透工作服,脖子僵硬、腰腿疼得不行。焊接时,烟气很重,戴上口罩面具,还会觉得很呛。但每完成一组焊接作品,刘祥峰都像创作了一件艺术品一样开心。

  不断拓宽眼界

  众多纷繁复杂的新材料焊接,使得刘祥峰的眼界不断拓宽。短短几年间,他已经由一名现场焊接操作者逐步转型为焊接技术研究者。

  由于焊接的很多新材料都是首次应用,焊接团队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团队经常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经常会碰到难题。有一件事情,刘祥峰回忆起来至今仍心有余悸。

  在某钢种的研发过程中,有些特殊区域是整个产品的关键结构受力点,承受着最大的屈服强度。设计方案是在这些特殊区域首次使用一种超高强钢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产生裂纹缺陷的可能性,焊接质量不过关。

  那时候,新材料的焊接技术保密程度很高,供可查阅借鉴的相关资料很少。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焊接难题,将直接影响到新钢种的研发以及交付日期。

  刘祥峰马上召集焊接团队成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最终制订了相应的焊接方案,确保那次焊接最终完美通过。他们还根据这次经验,针对类似的钢种固化和改进焊接工艺,最终实现了一次性焊接100%合格,再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

  从生产到研发,跨度很大,未来也会有更多新的挑战等着他,无论工作内容如何变化,刘祥峰依然继续拿着他最熟悉的焊枪。“跃动的弧光,注定是我一生不变的信仰。”刘祥峰深情地说。

  《中国冶金报》(2019年09月17日 03版三版)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