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思想破冰 硕果满枝
——河钢承钢热轧产线提产增效侧记

2021-04-20 08:30:00

  本报通讯员 田海霞 实习记者 马国君
  第一季度,河钢承钢深入推行独立市场单元内部法人制快速落地,以开展提产提效攻关为抓手,深化刚性生产模式,在产线大修的前提下,钢坯产量同比提升22.34万吨;卷板产量同比提升23.68万吨;钒渣产量2.57万吨,同比提升0.34万吨。
  思想破冰引领
  指标持续创优
  为提高炼钢效率,该事业部推进实施钢包扩容改造,第一季度扩容钢包投用率达到56.7%,平均出钢量同比提高4.38吨/炉,为提高产量夯实了基础。
  只有思想破冰引领,才能颠覆传统思维。“作为炼钢和轧钢的纽带,连铸工序将压力变为动力,主动思想破冰,取得了实效。”河钢承钢板材经营中心连铸作业区作业长窦双江介绍道。
  “第一季度,通过开展拉速提升攻关,我们实现部分钢种1.4米/分钟拉速稳定生产,较之前提升了15%以上,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该作业区工艺技术专业师张文涛介绍,他们敢于思想破冰,通过分析高拉速状态下的钢水变化规律,将结晶器振动曲线由高振频、低振幅改为高振幅、低振频,彻底颠覆了原有曲线,成功解决了高拉速模式下铸坯粘连问题。
  第一季度,该作业区累计修改工艺参数20余项,优化设备功能15次,将铸机浇次准备时间缩短20分钟以上,平均连浇炉数提升6炉。在1780生产线,技术人员通过对精轧机抛钢和咬钢程序进行优化,成功实现精轧机同时轧制2块钢,打破了精轧机内只能轧制1块钢的模式,每天可多轧24块钢。
  今年初以来,该作业区从拉速提升、中包快换、中包寿命提升等3个方面深入开展攻关,向提产提效发出最强音。“通过将结晶器冷却水由固定值配水调整为高拉速条件下动态配水,彻底颠覆了传统配水制度,保证了结晶器内坯壳厚度。”据张文涛介绍,针对拉速提升后保护渣会出现液渣层降低的情况,他们联系厂家对保护渣成分进行调整,确保了高拉速状态下保护渣液渣层厚度和消耗量满足生产需求。
  紧盯市场需求
  推动结构升级
  3月份,该事业部与中科院旗下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将低合金高强钢、薄规格产品交付客户后被制作成智能物流装备系统的输送机骨架以及相关附属设备,实现了产品创效能力的提升。第一季度,河钢承钢热轧板高附加值订单量完成31.55万吨,售价提升247元/吨,推动产品结构得到显著优化。
  “注意控制卷取温度,这批工具钢订单客户对强度指标有特殊需求。”“我们严格执行工艺制度标准,提前对喷淋制度进行了调整和优化。”3月29日上午,河钢承钢工具钢系列产品负责人王景宁在现场紧盯生产过程,重点把控客户特殊需求点,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河钢承钢产线负责人高建国说:“我们本着提质增效,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了向品种结构要效益。”针对钛强化、钒强化等高强钢市场需求的增加,该事业部组织产品工程师不断打磨炼钢生产工艺,对合金料添加和控制模型进行优化,不断优化副枪工作模式,累计生产高强钢达22.4万吨,同比提升136.8%;组织产品工程师紧盯以黑旋风锯业、中国一拖集团为代表的高端工具钢客户需求,推进50Mn27V、75Cr1等牌号工具钢定制化生产,先后优化生产工艺制度6项,累计生产工具钢5.09万吨,同比提升40.24%。
  强化经营管理
  推动刚性衔接
  “精轧,第一块钢温度控制的怎么样,穿带过程顺利吗?”“温度控制的非常好,穿带过程很顺利,请继续保持!”3月28日,1780生产线精轧机换辊结束后刚刚轧完第一块钢,河钢承钢加热工序烧火工孟宪强便向精轧工牛志涛询问板坯温度控制情况。“只有向下道工序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实现环环相扣,高效化生产。”孟宪强说道。
  “在提产提效攻关的过程中,下道工序树立质量索赔意识,上道工序强化主动服务理念,形成了主动工作的良好氛围。”据该事业部生产室主任杨艳军介绍,随着独立市场单元内部法人制的快速落地,各单位再严格把控指标的同时,更加注重职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坚持向工作质量要效益。冶炼作业区组织开展“缩短冶炼周期”“铁水直接炼钢”操作培训,连铸作业区组织开展铸机提拉速后的关键技术培训,卷板作业区组织开展薄规格产品质量稳定控制要点培训,有效推动标准化作业常态化、制度化,在推动提产的同时,实现效益显著提升。
  在提产提效攻关过程中,河钢承钢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推行内部法人制现金流管控体系,成立经营小组,将动态现金流指标以“数字货币”形式细化分解到各工序,将各作业区划分为4个独立市场单元,即冶炼单元、连铸单元、卷板单元和公共服务单元,每个单元严格执行每日现金流测算制度,做到人人关注现金流、每名职工肩上有指标,真正做到让产线在市场化模式下运行。
  《中国冶金报》(2021年4月20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