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走进基层

绽放在钢板上的“行车玫瑰”

2022-03-08 09:04:00

  本报特约通讯员 薛升波 通讯员 孙坤
  在山钢集团莱钢板带厂宽厚板生产线上,有这样一群美丽的“娘子军”成员。她们在10米高空中的行车操作台,驾驭着“呼啸而过”的行车,把一块块钢板像堆积木般放在指定位置,她们宛如绽放在钢板上的“行车玫瑰”,巾帼不让须眉,用女性独有的坚韧和细腻演绎出一段段精彩。她们就是该厂的行车女工,日前,笔者来到她们身边,走近她们的日常工作。
  人人喜爱“美荣号”
  今年44岁的刁美荣,2001年参加工作,在该厂行车女工中她年龄相对较大。她开的行车被大家称为“美荣号”。日常工作中,人人都喜欢和她配合。
  刁美荣刚开行车那会儿,面对近10米的高空,别说是操作,就是在上面站几分钟,都会感到头晕目眩,短时间内无法适应,但她骨子里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儿。“男职工能干的,咱也能干得了。”就这样,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她努力克服心理障碍,渐渐适应了工作环境。工作20多年来,她一步一脚印,逐渐成为行车操作里的行家里手,考取了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行车工在外人眼里很轻闲,实际上这是个累活儿,每天要在行车上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精神还必须高度集中,不能出现任何操作失误。刁美荣的颈椎、腰椎落下疾病,但她从没有和领导提过任何特殊要求,坚持留在行车岗位。
  在多年的工作中,刁美荣总结出了一套“稳、准、快”的操作手法,就是凭着这套操作法,她20年的工作中从未出现过违章及安全事故。在该厂行车班,一提起刁美荣,熟悉她的人都竖起大拇指:“她开的行车是稳、准、快!”多年来,她数次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技术状元”等。
  驾驶台上奏响人生“交响曲”
  该厂行车女工李娜上大学时学的是音乐专业,参加工作后改行开起了行车。工作13年来,她在钢与钢的碰撞、铁与铁的交汇中奏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交响曲”。她说:“行车驾驶室就是我的梦想‘唱响台’。”
  大家都说,别看李娜平时嘻嘻哈哈的,但一坐进行车司机室,就全神贯注。在地面指挥的指令下,她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吊物,娴熟地推动操作手柄。在她的操控下,吊钩缓缓上升,平稳运行,吊物被放在指定位置。
  进行行车作业,行车工不仅要有娴熟、过硬的技能,还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李娜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熟记岗位规程。在每次启动行车前,她都会对限位器、钢丝绳、吊钩、制动器等进行仔细检查,及时掌握设备状态,积极反馈设备信息,排查设备隐患,确保行车安全运行。
  李娜说:“一台行车就像一台钢琴,只有每个部件精准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李娜还说:“开行车责任大,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能出现任何闪失。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既要求有过硬的操作技术,又要求有胆大心细、随机应变的能力。行车工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地面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挂钩、打铃、起吊,还有现场的嘈杂声,她总能凭着自己对声音独有的敏感,觉察到现场的不安全声响,从而及时整改,保证工作安全。
  不爱红装爱工装
  无论酷暑还是寒冬,该厂行车女工陈茜总是以一身工装打扮出现在大家面前。平淡枯燥的工作却让她练就了更加坚定的意志。
  由于生产节奏快、工作强度大,身边的工友换了一批又一批。陈茜也有两次转岗机会,但她都没有离开,反而主动要求待在该厂行车班组。每次班组加入新人,她都会主动向班长申请结对帮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
  为了培养新的行车工,陈茜尽心尽责,倾尽所学知识。除了平时详细说明每一个工作细节、手把手地教授每一个操作要领外,遇到接受能力较弱的新职工,有时候一个动作,她会不厌其烦地教上几十遍、重复几十遍。工作中,她对每位徒弟都从严从细,一点一滴地言传身教。有时岗位作业紧急,她就利用下班时间对徒弟讲解操作要领。
  有人劝她别总这么辛苦,家务事那么多,早点回家休息休息,而心系单位的她却说:“徒弟操作不过关,我心里不踏实。”在她的努力下,该厂先后有4名行车新职工顺利出徒,完全胜任行车工的工作。
  对于行车女工而言,她们看似娇小柔弱,却能担起千吨重担。
  一个哨声、一个铃声,是她们与指挥人员交流的“术语”,成为她们整个工作中最重要的“语言”。
  如果说钢城是一片沃土,那么她们已从一粒坚韧的种子成长为一朵肯吃苦、能战斗、有信仰、有追求的“玫瑰”。她们值得被赞扬、被称颂。
  《中国冶金报》(2022年3月8日 07版七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