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物流部按照“三降两增”的工作要求,紧盯关键指标,追求极致效率,持续推进降低能耗工作。1-7月保温车钢坯共热装热送钢坯164.33万吨,月均23.48万吨,同比总运量增加51.71万吨,月均增加7.39万吨,增幅45.93%。1-7月份各轧线综合热装热送率61.69%,同比提升12.57%。钢坯入炉温度提升实现降本1106万元,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物流部成立保温车钢坯热装热送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对保温车的运行进行有效管控。棒一 2 已完成夹钳改造,协同炼钢厂要按高架夹坯和保温车运输安排组织,提高入炉温度。协同推进热送热装全流程跟踪管控信息化、高线夹钳改造、坯料库围蔽、增加保温坑、保温坑加盖等项目实施。建立保温车运行跟踪、汇报、处理机制,每天部早会须汇报保温车运行情况,当班部调对班中保温车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并对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协调处理。建立保温车运行考核指标,明确责任,并将保温车台班运量纳入KPI指标进行管控。将保温车列为物流部A级重点设备管控,制定检查保养标准,严格按要求落实班检、周检、月检,确保车辆技术状态完好。调整车辆维修模式,由原每月定修改为机会检修或利用生产线检修时同步检修。班中出现车辆故障时,启动紧急(24小时)抢修模式。根据保温车故障情况,做好保温车常用易损件的备料,确保抢修时备件得到保障。
以“红当家”创建契机,在提升热装热送率上同频共振。物流部以创建“红当家”为契机,紧扣“围绕中心抓党建,进入管理起作用”,发挥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优势,4月29日物流部机关党支部与制造管理部第一党支部启动共建工作,积极落实中南钢铁党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的通知》精神,聚焦提升热装热送率,加强沟通和联系,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围绕双方在关键指标提升、业绩改善方面存在的短板,协同支撑,实现合作创新,达成共同愿望。两个支部着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互促、发展互动的“两共两促”党建新机制、新格局,促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升级。热装热送集生产计划编制、连铸、铸坯输送、加热轧制和调度管理等一系列技术为一体,需要联动协调推进,物流部作为整个流程上下工序的衔接部门,以极致效率为核心,通过支部共建平台,实施对炼钢计划与热轧计划的联动,精细化运输保产措施,使得热装热送率大幅增长。
推进“8保7”模式,构建高效运作体系。为进一步提高钢坯热装热送率,确保2022年该公司实现热装热送率挑战70%,钢坯入炉温度提高100℃目标,通过保温车的高效运行,为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制订《2022年保温车钢坯热装热送管控方案》,保温车按“8保7”模式组织运作,对保温车的交接班、加油、司机班中就餐、GPS轨迹查询及台班运作效率等进行有效管控,不影响保温车钢坯红送一分钟;将保温车台班运量等指纳入科室、作业区KPI指标。加强保温车设备点检,减少保温车故障率,确保保温车技术状况良好。要求保温车台班效率≥550吨/台班,保温车计划兑现率≥95%,台班产量达标率≥95%。增加保温车立柱活动套,对立柱间隔宽度调整,以满足运输不同尺寸红坯要求。每日对热装热送情况及计划情况进行清理总结,对过程堵点进行快速联动疏通,确保热装热送效率持续提升。
多措并举,以极致生产管控促进极限效率提升。根据炼钢厂保温车使用需求计划,结合车辆完好情况,及时安排保温车出车。保温车班中出现长时间待装、待卸等异常情况时,司机须第一时间向调度汇报,并将情况上传至保温车微信群,当班调度及时协调处理。保温车一律在作业现场进行交接班,当班司机不得擅自开车辆回作业区基地。交接班在车辆作业线路的装车点或卸车点均可,具体视交班时车辆所在位置确定。保温车司机班中吃饭必须轮流交替进行,避免出现影响生产的情况。保温车利用班中空隙时间加油,不允许班中二台保温车同时加油,避免因无保温车装车,造成红坯下地情况的发生。保温车班中有故障需抢修或补胎时,司机应提前通知作业区和炼钢厂,作业区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抢修,短时间无法完工的,须立即安排换车。保温车交接班时或班中车辆需要返回汽运基地维修的,作业区应提前安排好替换车辆,替换车辆到位后原车辆方可离开。
物流部表示,下一步攻关团队将全面总结年度热装热送的经验,继续深挖钢坯热装装热送潜能,不断推进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该公司降本增效贡献更大的力量。(何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