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萍安钢铁一季度“优秀师徒”评选活动揭晓,陈广萍、姚棋琳等15对师徒获评“优秀师徒”。
为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传、帮、带”作用,促进公司青年人才尽快成长,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助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2023年,萍安钢铁工会组织开展了“优秀师徒”评选活动。评选对象为2023年以前签订并且至2023年1月1日尚在师徒合同期限内,以及2023年1月1日以后签订师徒合同的师徒。评选周期为每季度评选一次,可连续申报,直至师徒合同解除。
作为入选“优秀师徒”的条件,要求师徒关系融洽,师父以自身经验和技能为“课本”,既传授好的工作方法、精湛的业务技能,又传授良好的职业道德。徒弟尊重师父,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既学做事,又学做人,并达到培养目标,考核鉴定结果为优秀。对获评“优秀师徒”的奖励1200元/对,其中奖励师父、徒弟各600元。
安源炼钢厂天车工彭高全从1994年就从事天车作业,实践经验丰富,曾带出多名优秀的天车操作工,2022年12月又与何为祥签订了师徒合同。学习期间,师傅彭高全手把手教徒弟何为祥操作技能、点检设备、处理故障等。何为祥十分珍惜学习机会,虚心向师傅请教,快速掌握了天车工的基本技能。经过所在单位评审,3月底何为祥具备了单独操作条件,开始独立操作9#天车。
“对于我来说,‘师带徒’不仅仅只是一纸‘师徒协议’,它承载的是一份责任和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看到徒弟这么快就能独立操作,我感到很欣慰。”彭高全说。
“从师傅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他不光传授给我宝贵的工作经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也让我肃然起敬。我一定会以师傅为榜样,践行工匠精神。”何为祥表示。
“师带徒”是萍安钢铁培养技能人才的方式之一,师傅将自己的工作方法、实践经验、优良作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实现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推动公司员工队伍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
为弘扬精益求精、专业专注的“工匠精神”,激发一线员工成长成才动力,让技能人才有目标、有希望,促进技能人才成长,萍安钢铁努力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营造劳动光荣的风尚和精益求精的风气。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名师带高徒等平台,推进岗位技能人才培养。
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公司对取得内部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技能等级证书,且从事与证书工种对口岗位工作,并经单位绩效考评合格的员工,每月在岗薪工资中给予技能薪金奖励。对参加员工技术运动会获得名次的给予重奖。
“企业给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我们一定会潜心钻研技术,做好岗位提升规划,实现职业发展与待遇地位‘双提高’。”何为祥信心满满。(彭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