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生产现场
围绕板坯连铸机设备状态稳定、指标改善
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
用实干奋斗谱写青春担当
工作10年,申请专利20项
累计创效超700万元
他是2023年度中南钢铁“最佳员工”
和中南钢铁第四届“优秀青年”获得者
炼钢厂机械设备区域工程师邓磊
用心解决,提升设备使用寿命
1号板坯连铸机弯曲段设备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停机更换弯曲段,对生产顺行造成较大影响,他通过长时间跟踪弯曲段使用情况,发现辊子故障是造成弯曲段寿命低的主要原因,而辊子故障主要是由轴承损坏导致。他跟踪弯曲段使用情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横向对标2号、3号板坯连铸机弯曲段轴承应用情况,牵头实施了1号板坯连铸机弯曲段轴承改造工作。
“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都希望尽快看见好的结果。”改造实施过程中他带领团队成员往返于现场和办公室反复试验、多次论证。最终他们确定了将CARB轴承改造为滚针轴承,并根据改造后轴承安装尺寸变化对弯曲段辊子装配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方案。改造实施后,1号连铸机弯曲段设备寿命提升至2000炉,每年弯曲段设备异常更换数量减少39%,实现降本110万元。
潜心攻关,突破重重困难
技术创新的路上总是困难重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锲而不舍地钻研,直到攻破每一道难关。
在扇形段设备寿命提升的攻关过程中,他瞄准现场实际问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成功解决扇形段设备上的疑难杂症。通过实施辊子润滑冷却系统改造、扇形段保护模型优化、二冷系统适应性改造等措施,实现扇形段平均使用寿命提升11.3%、连铸辊轴承国产率由45%提升至72%,实现降本606万元。
精心维护,做设备稳定顺行的“守护者”
“设备也是有‘感情’的,只要用心对待,很多时候设备也能稳定运行减少故障,让维修人员更加‘省心’。”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生产现场,总能听到他一张“婆婆嘴”,看到他一双“勤快腿”。
他聚焦降本增效重点工作查找成本控制不足,出主意、提点子,凝聚基层“小细胞”,解决生产现场问题。针对检修人员对设备介质管路接头保护不良现象,他立即采取包扎保护措施,减少因为介质管道二次污染导致的设备故障。(张颖 邓磊 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