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维修就不换,能自主不委外”。这是宝武集团中南股份轧材厂维检车间在降本增效路上的核心秘诀。凭借“自主修复”这把“金钥匙”。他们打破委外依赖,盘活闲置部件、攻克备件难题,不仅让老旧备件“重获新生”,更以实实在在的妙招省下真金白银。8月份,通过修旧利废实现降本184.05万元。
委外项目自己干,65万元“省”出来
维检车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机械、电气为一体,利用现场现有资源,针对原本需委外修复的设备展开自主维修行动。技术骨干团队精心组织,分别对有问题的离心泵、变频调速器以及4组16针喷头组件进行全面拆解、细致检测与精准修复。仅用5天便完成全部修复工作,且设备运行性能均符合标准,直接节省委外费用65万元。自己动手干不仅提高了队伍技术能力,又减少了不必要开支,成为最直接的“省钱”妙招。
闲置备件“再上岗”,旧件焕发新价值
板材 1 号加热炉的 6SE7033 变频器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运行,由于现场无备件,采购周期长,导致1号炉装钢C1a和C1b辊道被迫停用,严重影响1号加热炉装炉生产。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维检团队想到了冷床电气室里闲置的中板产线下线变频器,他们立即拆解旧设备,取出其中的 CUVC 控制板,经检测、修复调试后,完全适配老变频器。这一“拆东补西”的操作,不仅快速恢复了加热炉生产,更节省备件采购资金31万余元。在他们看来,“闲置不等于无用”,只要精准匹配、巧妙改造,旧备件也能变成降本的“香饽饽”。
磨损部件“精准修”,设备功能精度没问题
对于因长期使用出现磨损的备件,维检车间不盲目更换新品,而是以“精准修复”实现降本。棒一2线3号轧机机架由于长期所受负载较大,造成底部滑轨及滑板等部位磨损严重,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造成轧机机架晃动、走位、甚至引起堆钢等故障的发生,该机架功能精度缺失,不利于安全生产。车间组织人员采用水平标高尺对轧机底座进行测量,通过标高数据得出底座磨损数据,按照磨损数据对滑轨底座及轧机底座轨道进行补焊并修磨处理,不仅恢复了设备功能精度,还直接节约备件采购资金近20万元。
降本数据的背后是维检车间对修旧利废工作常态化的推进,今后,车间将持续把降本增效融入日常管理,积极践行“每一分钱都要较真,每一分钟都不耽搁,每一个人都要担当”的降本理念,推动修旧利废成为全员共识与自觉行动,为打赢降本增效攻坚战积极贡献力量。(李丽莹 孙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