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钢铁集团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作为该平台的核心技术支撑方,中钢国际子公司——中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安环院)以动态风险四色图、智能预警、AI消防等前沿技术为抓手,构建起覆盖全流程、全要素的“本质安全”新防线,为钢铁行业智慧安全管控树立了新标杆。
钢铁生产流程复杂、潜在风险点多,传统的被动应对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安全管理需求。为此,2024年6月份,河南钢铁集团正式启动智慧安全管控平台建设项目,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压实安全消防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中钢安环院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为该平台建设全过程提供高效、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
该平台以“动态感知、智能预警、闭环处置”为核心:依托722个煤气报警点、工艺监测设备、视频监控等“神经末梢”,实现对跨区域21家下属单位的集中化管控。借助大数据与AI驱动的多级阈值预警机制,该系统不仅能够实时捕捉设备温度、压力等异常状况,还能预测潜在风险。
该平台上线后,整改指令可实时推送至责任人移动端,隐患响应效率较传统人工模式提高超过40%,重大风险区域的管控精度也大幅提升,使安全管理实现从“救火式”向“主动防控”转变。
面对数据统计繁琐、执行标准不统一等传统痛点,中钢安环院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构建“1+2+3+N”(一套平台统筹全局,PC端与移动端灵活适配;两端协同应用,涵盖安全管理、消防管理、监测预警三大系统;三大系统高效联动,实现跨部门协同;N个功能模块精准发力,覆盖隐患排查、设备维保、应急响应等关键场景。)该平台的架构体系,深度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核心要素。
同时,中钢安环院还推出“5+1”员工风险精准画像模型,从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等5项基础指标以及1项行为改善激励出发,结合“员工自评+组织评定”的履职考评机制,建立“目标制订—分解落实—考核预警”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体系。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使隐患排查、设备维保等关键工作效率提升超过50%;配套移动App让安全员“掌上一机、全域掌控”,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高效落地。
针对钢铁行业火灾风险高,且传统消防手段存在响应滞后、识别困难等问题,该平台部署的“火眼”AI图像识别系统,犹如全天候值守的“安全哨兵”,为防火工作筑牢智能防线。该系统基于数十万例火灾案例训练,可在0.1秒内识别79个重点区域的初期烟火,并同步联动报警、视频定位;同时实现消防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从检测计划自动生成到灭火器压力异常上报,全面形成闭环管理,打通“预案—队伍—物资”链路,使应急响应速度提升60%,为钢铁企业筑起坚固的消防安全防线。
目前,中钢安环院依托在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技术咨询和安全数智化领域的深厚积淀,已自主构建起安全发展指数评估、动态风险评估、履职能力评估、人员风险画像、不安全行为评估等模型体系,并成功为建龙西钢、宁波钢铁、湛江钢铁、湖北金盛兰、湖南华菱湘钢、江苏永钢、石横特钢等企业搭建智慧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实现重大风险毫秒级动态感知、多源数据智能联动、全流程闭环管理。
未来,中钢安环院将持续深化安全数智化技术研发,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助力钢铁行业构建“实时感知、智能预警、精准防控”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为行业本质安全升级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陈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