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记者 朱晓波
近年来,我国黄金珠宝首饰业发展迅速,“菜百”“中国黄金”“老凤祥”“老庙”“萃华”等一批优秀民族品牌享誉国内外,成为消费者信任的金字招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黄金珠宝消费和市场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市场上也频繁出现了优秀民族品牌被“山寨”的乱象,给优秀民族品牌造成巨大伤害,给消费者带来困扰,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建议,加强对黄金珠宝优秀民族品牌的保护。这也是他今年带来的提案之一。

何文波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市场,黄金消费量已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位,优秀民族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消费市场上“山寨”冒牌的侵权行为也屡禁不止,往往知名度越高的品牌被“山寨”就越多。这些“山寨”冒牌通过注册变形商标和近似企业名称等方式进行仿冒侵权,这些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严重损害了正规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扰乱市场秩序,损伤行业形象。
何文波认为,优秀民族品牌凝聚着经济和文化双重价值。现有优秀民族品牌大都历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锤炼。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秀民族品牌背后,凝结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企业经营者的心血。比如“老凤祥”创立于1848年,“萃华”创立于1895年,距今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历史沉淀,优秀民族品牌知名度高、工艺精湛、消费者口碑好,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使命。
而现实问题是,优秀民族品牌维权成本高、难度大,阻碍企业创新。由于我国现有的商标注册机制和手段尚不完善,有漏洞可钻,被侵权企业如果要进行维权,举证责任、诉讼维权等成本都很高,企业一边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一边还要和仿冒者去打官司,分散了大量财力和精力。这不仅挤压了品牌企业的市场空间,还影响了品牌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保护优秀民族品牌就是保护创新、激励创新,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动力。

何文波指出,优秀民族品牌保护有利于藏金于民。当下,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风险挑战的准备。黄金是一种具有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的特殊产品,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越来越重视国家黄金储备的重要性,自2015年以来一直增加黄金储备。同时,民间黄金储备也是国家黄金储备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我国黄金消费量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降幅较大。“优秀民族品牌企业作为行业领头羊,对于拉动黄金消费起到关键性作用,加强对其品牌保护,充分发挥优秀民族品牌企业的市场活力,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拉动黄金消费,推动藏金于民。”他说。
综上,何文波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加强民族品牌的保护工作,在立法、加强商标保护、严厉打击仿冒侵权等方面加大力度。具体来说:一是将优秀民族品牌字号权、域名权作为独立的知识产权予以规定,拓宽老字号的保护途径;二是指导和支持优秀民族品牌进行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工作,依法加以保护;三是严厉打击侵犯知名商标权、著作权及企业、商标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四是在商标注册机制上严格把关,给知名商标和商号重点保护,其他企业和个人以该商标申请商标的或是申请与该商标相近似商标的,一律不予以批准。五是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和引导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有力震慑侵权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