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走进绿色钢城】宝武韶钢:守护碧水蓝天 建设花园钢厂

2021-06-15 10:07: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特约通讯员 陈立新 通讯员 成霞 李靖 报道
通讯员 陶瑞基  邵刚 摄影

 
 
  纤尘不染的生产现场、现代高效的智慧中心、五彩缤纷的花园工厂……这是中国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钢)为人们呈现的“不一样的钢铁”。有着55年建厂历史的韶钢,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绿色发展为引擎,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形成了绿色韶钢、七彩韶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形态。
  01、提高思想认识 压实主体责任
  韶钢先后自主编制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重要讲话学习手册》,出台《环境保护责任管理办法》《环境保护事件问责管理办法》等31项管理办法、18项管理标准,推动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不断增强员工的绿色低碳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
  此外,韶钢以党建为引领,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党委重要工作内容,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保障污染防治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02、攻坚绿色发展 厚植发展底色
  绿色即效率,没有绿色发展,就没有企业的生命力和生产力。2018年以来,韶钢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投入约11亿元推进实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49项;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全厂“三废”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提出环境提升规划方案,加快补齐环境保护短板。从2018年起,韶钢实施重点风险管控因子“铊”每班监测制,配套建设大气、水等在线监测系统84套,进一步提高内部环境监管水平;持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自查自纠,建立环境保护自查自纠“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边排查边整改,及时开展督察督办和“回头看”,创新开展联合纪检监督部力量对环境保护自查自纠开展专项监督,不断推动建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环保风险隐患。
  加快推进“废气超低排”工作。韶钢在前些年完成烧结烟气脱硫等环保项目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实施,陆续完成原料车间料场道路抑尘和通廊转运站封闭改造、高效发电超低排放改造(一期)工程等,促进了韶钢“废气超低排”。此外,韶钢持续开展厂区扬尘治理,加强对大气污染和道路扬尘的监督、监管,做好大气污染管控工作。
  有序推进“废水零排放”工作。韶钢制订下发了《韶钢废水零排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梳理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投资3.9亿元开展雨污分流等项目建设。重点实施的废水处理项目包括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中水深度处理回用等。韶钢配合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生活区生活废水集中处理项目建设;重点管控重金属铊的排放,目前,韶钢总排口铊浓度远低于广东省地方排放标准。
  持续推进“固废不出厂”工作。韶钢从2017年起推行“固废不出厂”和源头分选,分选物作为资源利用或厂内协同处置,每年减少无价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10万吨;25万吨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环保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实现含锌含铁尘泥、高炉布袋灰等固体废物的返生产利用。该公司2020年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9.9%,返生产利用率达到25.5%。韶钢还在厂区设置了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点,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03、让绿色成为企业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韶钢坚持“一厂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理念,按照“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思路,推行厂容厂貌网格化管理,打造“四季有花、季季花不同”景观。韶钢利用废弃的一些零部件,如轧辊、火车轮毂、钢板、钢管等,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后,摆放到绿地内,以提升文化内涵,努力实现“洁化、绿化、美化、文化”目标。
  近5年来,韶钢绿化改造投入约1.6亿元,实施绿化提升改造项目39项,厂区绿化覆盖率由35%增加到41%,形成了点、线、面绿化景观。韶钢还成功举办了6届“穿越工农渠”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证韶钢新变化,感受韶钢与环境共融、和谐发展的新面貌。
  韶钢厂容厂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工作得到中国宝武集团、当地政府、钢铁行业的高度认可。2016年,韶钢被评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2017年、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环保诚信”(绿牌)企业;2018年,被评为生态广东建设公益单位,被授予“钢铁行业环保先锋”称号;2019年,获得广东节能突出贡献奖(2018年度);2020年,被评为“绿色发展优秀企业”;2017年~2020年,连续4年被评为“宝武集团能源环保管理优秀单位”。
  未来,韶钢将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构建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推进环境改善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陈灿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