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非凡十年•钢铁答卷】钢铁“新”动 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2-10-18 09:43: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赵萍 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0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钢铁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创新体系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和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大力气、下真功夫,高科技人才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全球首发的高端钢、精品钢横空出世,一批“卡脖子”难题相继被攻克。
  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钢铁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力最猛、成果最多的10年,也是中国钢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的10年。
  发愤图强 打造科技强企
  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要以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在2021年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纵观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史,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大创新贯穿其中,从引进、消化、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钢铁工业技术装备跻身世界一流水平,钢铁科技发展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钢铁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如今,我国钢铁产业已建立起基本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钢铁企业致力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为促进中国钢铁工业既大又强发展增添了勃勃生机,为实现制造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10年,钢铁企业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我们首先来看几组数据。
  2021年,鞍钢集团研发投入强度超过了3.6%,中国宝武马钢研发投入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3.7%。
  2021年,建龙集团科研投入达到59.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4%,占全年营业收入的2.4%;2022年上半年,科研投入达到3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5%,接近3%。
  2021年,山钢集团研发投入为6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2%,同比增长20.1亿元,增幅达43.04%;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2.09%,同比增长25.2亿元,增幅达83.68%。其中,山钢股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和实施,新立项和验收项目同比增长100多项,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3.0%。
  2019年以来,酒钢科技投入累计达88.9亿元,年平均科技投入强度保持在2.6%以上,2022年上半年更是超过3%。
  ……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2月7日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钢铁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1.5%。可以明显看到,一些优秀钢铁企业的科研投入强度目标任务已提前完成,并大大超越这一指标,致力于向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3%)发展。
  这10年,钢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10年来,钢铁企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着重练内功,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中国宝武提出,科技创新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一是要推进全流程技术创新,二是要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
  2021年,鞍钢集团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考评体系等举措充分激活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同时建立了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并汇聚创新力量成立科学技术协会,持续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按照鞍钢集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攀钢研究院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稳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建龙集团不断完善科研组织架构,在集团内部形成了“8个专业委员会、9个专业技术研究所、11个工艺品种研究所”的科研组织架构,打通了“集团—研究所—子公司”的科研管理渠道,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同时建龙北满技术中心顺利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等等。
  不断加大的科研投入,日益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也使钢铁企业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例如,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太钢、马钢,以及河钢、首钢、鞍钢、中信泰富特钢、新兴铸管、山钢、包钢、南钢、沙钢、酒钢、中冶科工、矿冶科技等十几家钢铁及相关企业上榜全国科技创新企业500强;今年上半年,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武钢有限、梅钢和中国宝武马钢,以及鞍钢集团攀钢、南钢、首钢京唐、山钢等8家中国钢铁企业入选全球钢铁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前10名,我国钢铁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60%以上;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2011年—2020年共10年里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的全部138个获奖项目获奖后的应用、研发、成果转化等实际情况及主要获奖人有关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在138个获奖项目中,有93项核心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占67.39%;有44项核心技术来源于合作研发,占31.88%;目前有129项还在继续应用,占比高达91.31%。这说明钢铁行业这些高等级科技奖项不仅代表了当时的科研水平,在方向的正确性方面也经受住了考验,技术推广应用显示出巨大价值。
  与此同时,钢铁企业10年来竞相逐鹿国际标准市场,抢占竞争制高点。中国宝武太钢牵头成立工作组负责开展“火花源光谱法测定镍铁”国际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鞍钢集团攀钢代表中国与德国等5个国家联合制定首个道岔钢轨国际标准;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钢牵头制定多个ISO(国际化标准组织)特殊钢领域国际标准;鞍山发蓝股份公司牵头制定我国包装领域首个《包装用钢带》国际标准,助力包装用钢带全球化贸易……可以看到,中国钢铁企业的角色从参与制定、修订向主导制定、修订转变,在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也不断提高。
  此外,在最新公布的2022年首批央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中,钢铁行业有5项企业标准入围,其中,中国宝武3项、鞍钢股份1项、新兴铸管1项。
 
图为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本报资料图片)
  踔厉奋发 涵养创新活力
  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在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们回信中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工业从数量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打造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国钢铁企业培养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研发人才,为钢铁强国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
  这10年,钢铁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辈出。
  10年来,钢铁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科技工作者和技能型人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宝武太钢精密带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天翔团队在经历无数次试验失败后,在箔材薄化上实现重大突破,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厚度为0.015毫米的“手撕钢”,他激动地说:“我们‘手撕钢’团队秉持李双良同志艰苦奋斗、一心为公的企业主人翁精神,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首席技师、鞍钢技术专家李超长期从事生产一线的设备改造、设备保障及研发工作,通过发明创新解决各种设备和技术难题,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6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际、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3项,65项成果获鞍钢集团及厂级以上奖励,创造经济效益1.5亿元,为企业产品升级、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更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刚刚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的河钢唐钢技术中心炼钢技术研究中心产品研发工程师石晓伟战胜欧洲、美洲等赛区选手,在第15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上获得总冠军,被列为“全球行业最有前途的冶金新一代”。
  钢铁行业“七一勋章”获得者、华菱湘钢焊接顾问艾爱国从1992年起就受聘担任湘钢培训中心的兼职内训师。他表示,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并将其引入到教学中,培养更多的焊接高技能人才,使湘钢技校的焊接精品专业更上一层楼。
  ……
  正是这些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这10年,钢铁企业鼓励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例如,山钢集团2021年完成全员岗位创新项目9.16万项,创新奖励投入近千万元,开创了上万名职工齐创新的生动局面,形成了深厚的“人人皆可创新、事事皆可改善”的创新文化。
  建龙集团建立了包容鼓励的激励机制,对实现创新性突破的科技项目、表现突出的在职员工,以及在协同创新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协作单位和个人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中国宝武马钢则植入了赛马机制,要求各单位拉高标杆,奋勇争先,精益运营,争创一流,不仅要跟过去比,而且还要在安徽省内比,要在中国宝武集团内横向比,并以此推动绩效提升。在马钢,技术研发、技术管理、各厂技术人员分工合作、职责明确,都有明确的上升通道,整个科研团队可实现高效运作。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建立健全有关激励措施,及时对在产品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并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职工进行表彰,将企业职工的“劳模事迹”“工匠事迹”纳入日常职工考评体系,同时将个人工资福利待遇、企业劳模评选等激励措施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
  方大九钢发动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开展小改小革活动、鼓励“一专多能”、建立“阶梯型”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开办技术运动会,并外送员工参加行业及(江西)省(九江)市级技能竞赛等方式,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
  10年来,正是这种鼓励创新体制机制的完善,激发了行业科技创新活力,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夯实了基础,使得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介绍,在2011年—2020年共10年里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一等奖的全部138个项目中,获奖后继续进行相关研究的项目有126项,占比高达91.3%。获奖后共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497项,平均每个项目获奖后获得发明专利11项;获奖后新制定国家标准54项、行业标准89项、团体标准196项,新发表论文2190篇,新出版著作54部,平均每个项目有16个知识成果。除了在经济效益、资金支持和科技进步上有巨大影响外,获奖项目对科技人才培养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项目获奖后新增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21人,其中,获得院士的有3人,为我国钢铁行业科技进步提供了人才队伍保障。
图为2017年4月份,我国首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特约通讯员 刘德斌 摄)
  引领发展 铸造囯之重器
  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在考察太钢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钢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大幅度提高,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消费需求,用一个又一个全球首发产品、国产替代产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下游用户转型升级挺起了坚实的“钢铁脊梁”。
  这10年,剑指“卡脖子”难题,协同创新蓬勃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支持 “中国名片”走向世界,钢铁行业紧跟下游消费升级变化,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消费,研发出一个又一个钢铁新材料,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
  例如,依托获得2013年冶金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宝钢(现属中国宝武)“先进高强度薄带钢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成果自主研发的超高强钢新品QP1180GA实现全球首发,使宝钢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同时批量生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企业;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钢、中国宝武宝钢股份研发出R6系泊链钢,填补世界空白;鞍钢集团本钢全球首发了2000兆帕最高强度等级汽车钢、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型钢CF-PHS1500等;鞍钢铸钢公司把研发ANi36因瓦钢作为解决国外垄断和“卡脖子”难题的科研项目进行攻关,开创了我国首次采用电渣研发生产因瓦钢的先例。与此同时,极低铁损取向硅钢、600兆帕~750兆帕级高精度磁轭钢、先进核能核岛关键装备用耐蚀合金、核电用不锈钢、高品质汽轮机叶片钢、低温管线钢、极地特种低温钢等高端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大飞机起落架用钢、高铁轮对用钢、高铁转向架用钢也已具备了国产化替代能力,为国家降低大飞机和高铁建设投资、全面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年来,钢铁企业加大与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研发单位的合作力度,推进产销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构建钢铁创新生态圈。例如,张宣科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创新资源高地合作,共建了高端特种材料研发中心、高品质特种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10余个重要协同创新平台;为解决困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卡脖子”难题,山钢研究院一级研究员许荣昌带领团队携手中科院金属所、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技术中心和特钢事业部等单位,围绕洁净钢平台建设、稀土处理效果等展开了一系列协同攻关,终于成功掌握了稀土钢冶炼的关键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突破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普阳钢铁与上海大学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了700兆帕~1300兆帕级别高强韧防爆钢板,通过了8千克TNT(三硝基甲苯)的实爆试验,产品性能达世界一流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联合发起成立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工作委员会。对于这种成立跨行业、跨学科的委员会,推动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举措的意义,正如何文波在成立大会上致辞时所说,这是钢铁—钢结构—建筑—房地产产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产业融合生态圈工作的新起点。
  这10年,钢铁行业科创成果撑起国家现代化建设。
  回望这10年,我们可以看到,在嫦娥四号、港珠澳大桥等具有历史性节点意义的重大项目建设中,中国钢铁都熠熠生辉。可以说,我国每一项重点工程、每一个大国重器背后都有中国钢铁为其“撑腰壮骨”。
  遥望太空,中国钢铁助力嫦娥四号探月,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动机及其他重要部件使用了东北特钢生产的高温合金、高强度钢和不锈钢等10余种特殊钢材料,以及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新冶钢生产的高温合金无缝钢管等产品;华菱线缆为助推嫦娥四号升空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研制的柔软轻型超高温电缆,45秒内能承受1800摄氏度的高温;首钢北冶公司承担了着陆器低频射电频谱仪卷简式伸杆机构核心部件弹性卷简用带材的制备任务……还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探测器、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等,我国钢铁“高精尖特”产品从未缺席,组成了一支中国钢铁“太空天团”,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俯瞰大地,中国钢铁撑起了被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打破了国内大桥的“百年惯例”。这座全部采用国产钢材、用量超过百万吨的大桥设计寿命达到120年。除了桥梁建设,还有特高压变电站、华龙一号核电站、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等,以及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工程的建设中也都暗藏着实现钢铁材料国产替代的骄傲。
  此外,海上征程也收获满满。例如,衡钢研发的首批国产大口径深水钢悬链式立管应用于我国首个1500米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助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鞍山钢铁耐蚀钢在全球首次实现在30万吨超大型油轮上示范应用,F级超高强海工钢应用于全球首座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一号”,助力我国可燃冰成功试采;等等。
图为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现场。(本报资料图片)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10年来的实践证明,钢铁行业科技创新事业大有可为,成绩有目共睹,但仍须清醒地认识到,钢铁行业部分关键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的问题目前依然存在;科技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虽然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短期性研发成果不断,但对长期性基础研究和前沿性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还须进一步完善等。钢铁行业仍须坚定走好科技创新之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助力国家科技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