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报道
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

图为李庆伟
“当前,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在显现,特别是2024年产量出现的小幅回调(同比下降2.68%)以及企业发展的结构性分化,深刻昭示着历经20余年高速增长,中国钢结构行业已历史性地迈入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的新阶段。”8月8日,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李庆伟在第二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百企论坛上致辞时指出,面对钢结构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核心在于创新驱动与质量提升,关键在于培育钢结构新质生产力。
李庆伟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深刻,我国钢结构行业在承压前行中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发展潜力。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2024年全国钢结构加工量达1.09亿吨,占粗钢产量的比重稳定在11%左右,已连续三年突破亿吨大关。
“这充分印证了钢结构作为现代建筑体系核心力量的稳固地位。”李庆伟说道,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的系列支持政策,特别是全球对“双碳”目标的空前关注,更为钢结构产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我们深知,积极推广和应用钢结构,是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赋能钢铁产业绿色转型、构建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路径,更是支撑中国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李庆伟特别说道,当前,中国钢结构协会已启动重大研究项目——“中国钢结构高质量发展研究”,由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4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进行前瞻性攻关,并组织10余名院士及数10位业内专家推进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为国家层面推动钢结构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这些研究成果将凝练为具有建设性的政府建议和引领性的行业倡议。”李庆伟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