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多元产业

为企业赋能 助职工出彩
——鞍钢工程发展公司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侧记

2021-11-17 08:46:00

  本报实习记者 王金侠
  一个个新成果、一项项新纪录、一次次新超越……今年前10个月,鞍钢工程发展公司开展以“保安全、提质量、促增效”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在工程建设、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智慧制造等领域结出硕果,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在赛场上展现出风采,赛出了岗位建功的新风貌。
  学做结合 激发职工参赛热情
  鞍钢工程发展公司通过开展专项竞赛和技能培训等活动,让职工认识自身不足,引导职工主动学技术、练本领、增才干,使技能素养不断提高,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该公司把劳动竞赛与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相结合,使全体职工认识到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才能实现企业与自身的共同发展。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工会深入基层,走进一线,拓宽与职工的交流渠道。该公司工会通过组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各职工和各参赛单位对开展劳动竞赛的建议与要求。该公司针对工程任务紧、质量要求高及职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不断创新劳动竞赛形式和内容,强化思想引导,激发全体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拼搏奋斗、建功立业、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过鞍钢工程发展公司前期的大力宣传和广泛动员,该公司各单元企业的2300余名职工积极报名参加劳动竞赛,形成了凝聚新经验、集聚新智慧、贡献新方案的良好氛围。建设公司青钢高线项目部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克服疫情反复、工期紧、任务重等重重困难,实现了相比所有参赛单位最晚开工、最早竣工;重机公司齿减分厂通过开展专项劳动竞赛比数量、比质量,仅用8个小时便完成了5500毫米宽厚板轧机牌坊M20*60螺纹孔的修复工作,比预计工期缩短了40个小时,受到客户的高度赞扬。
  加强管理 压实竞赛责任
  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竞赛,该公司建立了由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牵头、基层单位主责的竞赛工作机制,并根据竞赛进度不断规范各级组织在竞赛中的责任定位,真正形成了“层层有目标、级级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的闭环管理机制。
  该公司定期召开劳动竞赛工作例会,组织职工对竞赛成效进行分析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按时对各单元企业竞赛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对劳动竞赛涌现出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引导职工当先进、超一流。
  在3号高炉大修过程中,竞赛领导小组多次深入现场,跟进项目最新情况,与项目部职工共同研究、解决问题。针对过去项目施工过程中炉壳焊接难度大等问题,竞赛指导组与项目部共同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改进技术工艺,实现了炉壳焊接探伤百分之百合格,碳砖砌筑也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分类施策 推进精益管理
  该公司结合各基层单位特点,从能力提升等角度出发,设计了多个专项劳动竞赛。该公司结合安全防火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双零”劳动竞赛,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消除隐患、杜绝违章作业;结合重点工程,开展“三保一降”劳动竞赛,针对每项重点工程的难点制订具体解决措施,完成一项、评比一项、表彰一项,确保相关年修任务及重点项目顺利完成;结合营销工作,开展“拓市场、促营销,全面完成市场营销指标”劳动竞赛,以合同承揽额、毛利率等为竞赛指标,兼顾新客户开发,使营销工作再上新台阶;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开展全员创新攻关竞赛,为生产一线职工开展提质增效群众性攻关活动搭建平台,努力将此竞赛打造成为提高经济效率、职工素质的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用。
  同时,各单位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分类竞赛。建设公司和房产公司围绕3号高炉年修工程等,深入推进“保安全、促发展、增效益”劳动竞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铁路设备公司以“打造精品车辆,树立良好公司形象”为主题,开展劳动竞赛;粉材公司围绕“优生产、提质量、降成本”主题开展劳动竞赛。各单位通过各种专项劳动竞赛,充分激发了全体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获得感,实现职工与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
  接下来,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把劳动竞赛打造成促进职工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双提升的平台,以及引导和动员广大职工支持参与改革和投身创新实践的改革创新平台。该公司将不断丰富劳动竞赛内容,创新劳动竞赛形式,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鞍钢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国冶金报》(2021年11月17日 08版八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