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刘炜
“这次袁世婵实施的小妙招,不仅解决了特材产线线切割设备断线问题,同时让工作效能提升了20%,为她点赞!”11月8日,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机电公司机制工程部会议室内,该工程部负责人杨立华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特材产线线切割设备是制作高端产品实验样品,精准掌握产品性能数据不可或缺的关键加工设备。11月初,机电公司机制工程部高级技师袁世婵在对加工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巡检时发现:由于受到重力影响,实验产品样块在完成加工落到平台时,极易将线切割的切割线“砸”断。一旦发生断丝问题,不仅维修起来费时费力,同时作业效率也会大幅降低。
于是,袁世婵主动出击,第一时间与产线相关部门对接,在精确掌握各类型产品及加工材料性能等关键信息的同时,经过现场观察研究,决定制作一套吊装小工件来解决这一问题。改造过程中,袁世婵一方面利用平时定修保养维护时所收集的废旧零件制作一个可用磁力吸附的吊装工件,并利用旋转套筒调节磁块与加工产品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结合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对线切割设备的的切割速率、脉宽、脉间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梳理,提升设备作业质量和效率。改造完成后,当看到设备完成所有工序,试验样块与母材脱离后成功被磁块吸附,且作业效率顺利实现预期效果时,袁世婵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高强韧耐蚀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耐蚀性能,同时冲击韧性值也非常高,大家在加工此类产品时,一定要结合产品的材质性能,及时对锯床的切割进度和速率进行优化调整……”11月11日15时,张宣科技机电公司技术员李德红结合近期工作实际,为运维保障人员上了一堂丰富且生动的现场实践课。
随着张宣科技绿色高端新材料研发工作的加速,为促进运维水平实现提升,张宣科技机电公司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全方位做好高端产品精加工和试验样品制作等工作的基础上,主动建立技术交流长效培训机制,利用线上学习例会为岗位设备操作人员讲授技术课,让职工增长专业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为使授课内容能够讲到“点”上、说到“根”上,让职工真正记在心上,机电公司一方面精心制作授课教案和课件,为职工讲授特材领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课后实操考试,精准了解每名职工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为产线降成本、提效能提供保障。
截至11月底,该公司累计完成加工刀具刃磨角度优化、锯床带锯加工工艺升级等13项创新创效项目,年可创效30余万元。
《中国冶金报》(2022年12月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