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多元产业

以产促融 以融强产

首钢京票:从零元到百亿元的突破

2023-12-20 09:05:00

  本报通讯员 乔智玮
  2022年11月30日,一张面值2000万元的首钢京票“横空出世”,首钢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下称首钢供金平台)正式上线运营,首钢成为北京市属国企第一家可开立供应链多级流转债权凭证的国有企业。
  2023年10月份,由首惠产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惠产融)搭建的首钢供金平台在电子债权凭证业务上累计开票规模突破100亿元。不到1年的时间,首钢京票开票规模实现了从零元到百亿元的突破,意味着首钢在深化产融结合、稳链固链强链上稳步前行。
  首钢京票突破百亿元的背后是首钢的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成为首钢供金平台开启新征程的又一个起点。
  以“融信”取代“融资” 稳链降本
  大型国企构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国企信用的“类货币化”、国企集团财务管理的集中结算,降低国企真实融资费用水平、缩小有息负债规模,而且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建立起战略联盟,形成产业集群,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降本增效,让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2022年,是首惠产融主营业务调整的“窗口之年”。首惠产融实施提级管理,打造首钢集团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该公司管理团队围绕首钢集团战略安排,有序推进业务方向调整、组织架构重塑和京票系统建设。首惠产融坚持深化改革,打造京票产品并推动“上线”,助力首钢集团供应链产业链建设。
  首惠产融搭建多级流转债权凭证系统开具首钢京票的实质是,“首钢信用”在供应链上的延伸。首钢京票是以“融信”取代“融资”,以首钢集团或其下属单位的应付账款为依托,依照《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京票业务管理办法》开立,明确金额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给持有方的一种凭证。其使用方法具有可流转、可拆分、可融资的特点:可流转,即供应商接收首钢集团成员单位京票,将持有的京票转让给上游多级供应商,结转应付账款,完成京票流转,方便、快捷,不占用企业银行授信,无需保证金,流转过程不产生任何费用。可拆分,即供应商可根据业务需求,在京票到期前,灵活拆分京票结算金额。可融资,即持票企业可将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向京票系统里的金融机构或首钢保理公司发起保理融资,提供供货合同、发票、其他单据等基础信息,将京票作为保理融资还款保证,完成融资。首钢京票上线后,有力推进首钢集团采购系统降本创效,通过引入优质金融机构,改善资金流动性,提高核心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实现稳链降本。
  首惠产融以“服务集团主业、降本稳链”为目标,快速组织京票系统建设,积极改善管控关系,化解境内外管理风险,推动主营业务全面向集团靠拢,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3年3月1日,首惠产融与首钢钢贸公司、营销中心、采购中心、顺义冷轧和股份公司计财部及顾问团队全力合作,实现价值2000万元的首钢京票在钢贸—顺冷—迁钢—供应商的4级流转,核心企业首钢股份实现了首钢京票的收支双向贯通。2023年第一季度,首钢京票累计开立金额、融资金额双双突破10亿元,平台入驻企业客户数超过1000家,业务体量初具规模,成为首钢集团产融结合的新生力量。
  ——2023年6月19日,首钢供应链首钢京票系统与中信银行完成系统对接并成功“上线”,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供应商——山西诚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持首钢京票向中信银行线上申请融资并获得银行放款1130万元。首惠产融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动首笔首钢京票线上直融业务落地,协助平台合作客户打通了新的融资渠道。
  ——2023年7月份,首钢京票累计开立金额突破50亿元,核心企业入驻27家,平台注册用户1800余家,创历史新高。首钢供金坚持以服务集团主业为宗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融资渠道,与中信银行实现银企直联并完成线上直融放款,有效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首钢京票逐步成为首钢集团核心企业结算支付的有力补充工具。
  ——2023年10月27日,随着1笔1743万元首钢京票的开立,由首惠产融搭建的首钢供金平台在电子债权凭证业务上累计开票规模突破100亿元,供应商累计融资额约80亿元,融资比例达到80%,标志着首钢集团在深化产融结合方面实现新突破。
  明确战略目标
  增添产融结合新动能
  随着大型国企业务领域和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大规模的资源流动对企业资金运作及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型国企往往位居整体供应链条的中游,回款周期较长、支付压力相对较大。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大型国企供应链运作效率,发挥优质企业信用优势,丰富对外支付手段,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体系下金融平台建设,不仅可以缓解成员单位支付压力,而且可以为大型国企产融结合的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钢集团深刻分析了挖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的重要性,加快“将全产业链打造成价值链”的战略部署,强调组织建设供应链金融,推进集团集采业务和金融资源有效结合,推动钢铁产业链向现代工业服务业延伸。
  2022年6月份,首钢集团提出首钢供金平台建设方案,总体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接集团集采平台,将应付账款转为标准化可支付电子凭证,优化集团负债结构;二是借助金融机构,改善整个链条上资金的流动性,确保集团供应链安全稳定;三是将集团同质化的类金融业务有序整合,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四是加强集团核心数据资产管控,将供金平台提升为集团二级直管单位。2022年7月份,经首钢集团公司董事会批准,以首惠产融为主体承建集团供金平台,整合境内外类金融机构,形成以供应链金融服务作为首惠产融主业、保理和租赁协同配合的产业布局。供金平台的各业务系统搭建在首惠产融公司全资子公司——京西供应链公司之上。
  首惠产融作为在香港注册的红筹上市公司之一,是首钢集团旗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该公司一方面以首钢集团钢铁产业为依托,与集团集采系统紧密配合,依据“业务场景+数字风控”设计多种京票产品方案,优化集团负债结构;另一方面以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支持,突破传统融资模式,打造全流程电子化、高效到账、安全性高的供应链服务新模式,构建更紧密的产业链综合生态圈。同时,该公司结合产业、金融、科技,打造基于首钢集团真实业务背景签发的可拆分、可流转、可融资的电子债务凭证首钢京票,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可信赖、高效便捷的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
  “集团开展供金业务,一是可以解决核心企业资金流动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二是通过创新业务模式,降低采购成本,综合提高首钢集团的市场竞争力。”首惠产融董事长孙亚杰介绍,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于优化集团整个产业链的资金结构与流动性,缩短现金流转周期,让首钢供应链条上各方都能用较低资金成本实现较高的经营绩效。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融资借贷,而是为首钢集团产业供应链服务。通过供应链金融,首钢集团可以实现向上游产业延伸与生产系统集成,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与仓储物流及终端管理体系集成,使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息与资源贯穿整合起来。此外,首钢集团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可以服务民营经济,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入支持首钢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内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
  创新服务 
  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金字招牌
  首惠产融自成立以来,一方面坚持以市场和服务为抓手,持续抢抓数字中国建设、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等国家战略契机,立足集团优势资源,结合集团司库体系建设,围绕首钢集团产业生态,打造“供金一体化”产品,向产业链上下游双向拓展,并推动保理、租赁业务逐步向集团靠拢;另一方面加强与低成本国有银行洽谈,实现银企直联,拓展更多资金方,确保供金业务发挥最大效能,发挥稳链、固链、强链的作用,同时稳定首钢京票保付保融。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营销内外部客户,首钢京票业务及客户规模有序扩大。首惠产融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积极营销内外部客户,推动首钢京票业务及客户规模有序增长。作为首钢京票的“窗口部门”,供应链管理事业部加强与集采平台深入协同,多次组织废钢、合金、煤炭、备件等不同品类供应商召开现场或线上沟通会,详细介绍多级流转凭证类产品,解答客户疑问,推介首钢京票产品,宣传京票“保兑保贴”“便捷拆分”“线上操作”等,提高客户的产品接受度和认可度。为拓展更多核心企业,首惠产融业务团队深入一线,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推介会和答疑会20余次,直接服务客户近300家。
  以服务为宗旨,不断征求意见优化产品,提升客户使用满意度。“首钢京票配套服务很到位,业务人员多次来实地调研了解需求,我们遇到操作问题也能及时联系平台解决。现在融资比较灵活、资金周转效率也提高了,企业发展更有保障了。”供应商靖江新舟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首钢搭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使用首钢京票这一新的结算支付工具,帮助供应商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首钢京票能灵活拆分、转让给其他企业,也可以持有到期后由首钢付现,还能在平台上申请融资,最快当天就能放款,非常方便。首钢京票融资是首钢把信用延伸到供应商身上,融资成本比此前的托盘资金成本显著降低。
  为打响首钢京票金字招牌,首惠产融供应链管理事业部多次向核心企业征求产品使用意见。事业部经过认真分析、积极沟通,对确实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解决,对可以进行优化的产品需求做好计划排期,对短期内无法实现的需求做好调研安排。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部门共收集产品需求364个,其中评估后迭代设计302个,判定伪需求62个。
  此外,该公司运营团队还组建微信群,开通服务热线,实时解答客户各类问题。同时,他们还针对核心企业、供应商、资金方等不同类别的用户编制不同版本的操作手册,为客户编制极简版操作指南,真正打通服务客户的“最后1公里”,确保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筑牢首钢京票忠实用户基础。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产业+金融”复合型发展面临新机遇,产融结合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关键之一。新时代、新机遇,产融结合不仅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制胜之道,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常青之术”。作为连接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纽带”,首惠产融将继承首钢集团的信息化、数字化创新内核,全力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为推动首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助力首钢在改革发展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中国冶金报》(2023年12月20日 08版八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