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德清
“厂房里、过道上,到处堆满了待洗的布草,前一批还没洗完,新的又送来了。白天排不上队,客户就连夜送,机器24小时连轴转仍供不应求。”首钢水钢酒店洗涤中心职工周欣谈及近期工作,语气里既有旺季业务量攀升的兴奋,也有分身乏术的无奈。
进入盛夏时节后,气温一路飙升,四川成都、重庆、湖北武汉等地的避暑人群涌向凉都(贵州六盘水),再加上当地马拉松赛事带来的客流高峰,让该洗涤中心的业务量持续提升,日均洗涤量突破4000套,较去年峰值增长8%,创下历史新高。该中心合作的星俪岚、艾兰国际等百余家酒店中,仅能为长期客户提供保障服务,不少慕名而来的民宿老板只能被婉拒。
8月5日9点左右,满载400余件布草的货车刚驶入卸货区,搬运工刘师傅就从副驾跳下来,与司机合力扛起沉甸甸的布草袋大步迈向分拣处。“凌晨4点半就出车,先送干净布草,再拉脏的回来。”他们负责当地体育馆至凤凰山片区的运输任务,每天要跑10多趟,直到夜里10点才能歇下来。这是避暑客群最密集的区域,近期布草量激增,4辆配送车各管一片,全员都在超负荷运转。
分拣车间里,6名分拣工麻利地拆开布袋,带着汗渍的床单、被套、枕巾在传送带上分流,按污渍程度送往不同水洗机。清洗完毕的布草随即转入两台烘干机,两名熨烫工一组,趁布草尚有余温迅速拉展铺平,送入高温熨烫机。最后两道工序的员工则像上了发条,折叠、打包、入库,流水线上的每个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
三伏天,车间本就闷热,两台烘干机持续喷出的蒸汽让室温直逼42摄氏度。尽管4台轴流风机和2台冷风机全力运转,热浪仍是裹挟着消毒水味扑面而来,工作人员的工装免不了被汗水浸透。
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洗涤旺季,早已被水钢酒店洗涤中心纳入预案,6月份就完成了所有设备的检修保养,可谁也没料到需求量会暴增这么多。“去年最高日均3700套,今年稳稳超过4000套。”据周欣介绍,受场地限制,有些民宿甚至要到零点后才能送单。为此,该洗涤中心所有员工实行三班倒制度,还从休班人员中抽调骨干组成夜班突击队,连轴转成了他们这个夏天的工作常态。
洗涤中心3名负责人各司其职,徐育波正盯着新厂区的设备安装,米靖和周欣则扛起了现有业务的全部重担。他们常常24小时守在现场,实在撑不住了才轮换着休息。青杠林食堂离厂区才100多米,他们却连扒口热饭的时间都没有,饿了就泡一盒方便面充饥。
“我们的布草都3天了还没洗好?”“收下吧,加个班就行,以后我们常合作!”面对客户的催促与恳求,周欣只能耐着性子解释:“设备从7月中旬就没停过,实在洗不完,等新厂区投用后一定合作!”采访间隙,取布草的、谈业务的人络绎不绝,她忙得脚不沾地。
客户少了发愁,洗不过来更愁。为缓解运输压力,洗涤中心甚至启用了“货拉拉”,即便成本增加,也要尽量保障老客户需求。周欣坦言,从员工到设备,整个洗涤中心都在极限运转——这既是避暑经济带火的甜蜜“负担”,也是凉都夏日里最动人的奋斗图景。
《中国冶金报》(2025年08月20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