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着力破除市场壁垒 发改委应用各类政策工具促消费

2019-06-10 11:08:00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进一步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要着力破除限制消费的市场壁垒,切实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综合应用各类政策工具,积极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
  数据显示,消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去年消费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达到了76.2%,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联合十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在促进汽车消费、家电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养老服务、体育赛事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曾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们都要持续推动贯彻落实。
  6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家部委出台不少政策措施促进消费升级,聚焦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促进旧产品循环利用。具体政策包括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积极发展绿色智能家电,加快推进5G手机商业应用,开展5G+8K内容传输试验,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还包括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贝塔金融研究院院长徐阳在6月9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主要的政策工具种类较多,对于消费升级方面,政府主要在于补贴税收减免方面以及政策上的扶持,包括优化流程、鼓励创新等方面。此外,还可通过提高居民收入,鼓励消费,加强金融领域对相关行业的支持等方面促进消费升级。
  刘向东表示,除了政策工具外,有关部门还积极规范培育养老、医疗、信息消费等领域的消费环境,放宽大健康、大教育、养老产业等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多策并举支持居民增加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升级能够发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对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提供支撑,同时消费升级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消费升级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及技术革新,加快我国对于新兴产业领域的建设进程。除此之外,消费升级对环境保护方面也有帮助,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徐阳表示。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