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中国冶金报评孟晚舟回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为祖国强盛奋勇攻坚

2021-09-27 09:44:00

本报评论员

  个人命运、企业命运与国家命运十指相连。一句“祖国,我回来了!”让全国人民感动万分。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从加拿大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国人民鼎力支持的结果,是中国人民的重大胜利。
  孟晚舟的平安回国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中国制造在全球13个行业居于全球第一;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重要参与者……正是基于中国的强大实力,孟晚舟最终以不认罪的方式得以获释。这也证明,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言行都将遭到中国的坚决回击,任何阻挡中国发展壮大的图谋注定不会得逞。
  孟晚舟的平安回国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发展权利的重大胜利。孟晚舟事件的实质,是美国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发展进程。在孟晚舟被非法拘押的1028天里,我们看到,面对美国4轮制裁、极限施压,华为公司不仅没有因此垮掉,反而是发展速度更快、发展质量更高;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以钢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企业锁定自主创新,为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和产品奋力攻关。正如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所言,公道自在人心,正义终将到来。我们今天要维护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权益,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正当发展权利,更是世界上所有希望提高自身科技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应有权利。这也再次向世人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孟晚舟的平安回国也是一次中国公民和企业发展信心的再强化、发展力量的再凝聚。“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几天来,孟晚舟的这句感言被网友广泛转发、引用。这是让我们既熟悉又倍感温暖和振奋的场景。冶金行业的职工尤其不会忘记,2014年5月20日,1214名中国十九冶集团员工从越南针对外国企业和人员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中撤离,安全回国,全体员工列队欢呼:“祖国万岁!”类似的场景和情感同样出现在2011年利比亚撤侨、2015年也门撤侨等事件中。彼时彼刻、此时此刻,我们深刻体会到祖国强大的真正内涵。所有中国公民、中国企业,完全有理由因中国而自豪。当然,我们完全有责任、有信心为祖国强大而继续砥砺奋斗。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但是,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守护这坚强的后盾,捍卫祖国强盛、人民幸福的权利,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中国钢铁义不容辞。
  今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钢铁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当前,全球钢铁的重心在中国,全球钢铁科技的爆发点在中国,全球钢铁发展的引领责任在中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的“八个坚定不移”中第一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天的中国钢铁正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聚焦一个根本任务,坚持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推进一个发展进程。这些都需要创新作为支撑、驱动力。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宝武、鞍钢、首钢、河钢、中信泰富特钢等钢企几年来加强科技创新,为服务国家战略,在关键领域产品、“卡脖子”技术等方面下大功夫,不断突破。比如,中国宝武围绕能源、核电、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新一代高强汽车用钢、高能效硅钢、特种合金、高性能不锈钢、“手撕钢”、重载车轮用钢等高端精品研发,一批新产品实现全球首发,汽车用钢、硅钢等战略性产品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又如,广大钢铁企业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在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高效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环保技术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这些都是我们的信心和能力所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的定力从未动摇,我们的行动将更加坚决。我们相信,中国钢铁人将在党的领导下,牢记初心、勇担使命,以百倍的信心奋勇攻坚,为祖国强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