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由山冶设计建设的7.3米大型绿色智能焦炉。 (山冶设计 供图)
本报通讯员 魏淑超 吴洪勋
3月9日,在十九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上,山冶设计的大型绿色智能焦炉及煤气净化技术备受关注,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该技术已经推广到国内20余家钢铁或焦化企业。
近年来,山冶设计紧紧抓住国家产业规划和行业发展新机遇,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同时拓展与客户、供应商的技术交流合作,以用户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大力打造山冶设计科技生态圈,成功研发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先进特色技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强化智能绿色技术创新,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山冶设计紧抓国内炼焦行业低碳环保升级改造的发展机遇,在与意大利PW公司独家合作的基础上,独立自主研发了多项焦化及化产特色新技术和技术亮点,进一步增强了定制化大型节能环保焦炉设计服务能力,总承包了山西闽光焦化、四川达钢焦炉等多个重点项目,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持续研究积累以HISmelt熔融还原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技术,高效熔渣处理技术、煤气深度净化技术等亮点纷现,促使HISmelt技术的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功签署的邢台钢铁搬迁项目对HISmelt技术的推广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山冶设计立足于冶金智能化技术创新,热风炉智能燃烧系统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取制样机器人、铁水快速测温取样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技术成功开拓市场并顺利投用,多项脱硫脱硝、环境除尘相关新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山冶设计持续完善工程数字化平台,积极开展各专业设计建模软件的培训,稳步推进工程数字化的普及推广以及数字化技能人才储备工作,深化PW协同平台与理正设计管理系统的融合,打通各专业三维设计流程,为设计优化和提升设计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营造全员创新氛围,
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山冶设计每年召开科技工作大会,隆重表彰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并根据《技术成果奖励办法》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奖励,激发了员工科技创新的活力,调动了员工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山冶设计大力营造人人可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有创新的浓厚氛围,大力鼓励发明创造,强化对专利的保护和应用,制定了《专利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公司专利管理,提升了专利对生产经营的支撑作用。
截至2022年底,山冶设计累计申请国内专利369项,累计获授权国内专利239项,有效国内专利186项,累计申请国外专利27项,累计获授权国外专利24项,有效国外专利16项,累计登记完成软件著作权20件。2022年,山冶设计的“大型高炉集成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荣获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企业内外深度协同,
拓展技术创新领域
山冶设计进一步深化与高校和同行业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加强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技术优势,持续提升双方的核心竞争力,为冶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山冶设计与山东大学等著名高校联合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全过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其中公司承担的“转炉协同处置废油桶”任务正稳步推进,已申请多项专利;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新型高效烟道内置式烟气补热炉工艺技术开发”项目,项目成功后将对热风炉技术起到提升促进作用;与山东大学组织召开了活性焦煤气/烟气资源化脱硫技术、煤气化协同铁还原技术等技术交流会,进一步拓展了山冶设计创新研发视野。
完善科技信息情报收集工作,定期收集,及时研讨,能用尽用。山冶设计积极主动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充分了解研究各级政府部门推出的相关科技研发计划、专利资助等相关政策,在政策范围内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2022年,山冶设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济南市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济南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和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补助等3000余万元。
未来,山冶设计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为己任,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打造山冶设计科技生态圈,研发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先进技术,为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冶金报》(2023年03月28日 05版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