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频道>管理

方大特钢:自主研发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08-23 09:30:00     作者:张吁

  不久前,方大特钢自主研发的一种超厚矩形弹簧扁钢新品获得成功,目前已在东风汽车集团产品中批量使用。据了解,此种弹簧扁钢规格为75×56mm,产品对质量控制要求极高,生产难度系数极大,是该公司迎合汽车轻量化需求的重要产品。

  近年来,迫于国家环保和公路治超的双重压力,汽车钢板弹簧轻量化已成为主流趋势。因此,各大汽车整车厂纷纷提出高强度、高性价比的弹簧扁钢需求。方大特钢牢牢抓住这一机遇,以现有研发团队和生产线为依托,加大自主研发能力,努力以优质产能、品质产品抢占市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迎合市场需求 加大战略产品研发力度

  “实施‘差异化’为核心的低成本战略,以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为导向,我们开发了三代高强度弹簧扁钢,以适应汽车板簧轻量化要求。”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道。

  “长力牌”弹簧扁钢系该公司战略产品,多年来,获得中外用户的一致认可,国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此前,方大特钢生产的第二代高强度弹簧扁钢获得一汽认可,并在汽车市场上广泛应用。目前,该公司已经领先同行一步进入第三代高强度弹簧扁钢开发,并取得初步成功。

  今年4月,由方大特钢完全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高强度弹簧钢制作的变截面少片钢板弹簧,成功通过某知名汽车企业“国六”车型的道路试验,并伴随着该知名车企推出的“国六”重卡整车隆重上市。

  正是瞄准汽车整车厂对这种材料的迫切需求,早在2014年,方大特钢就开始着手研究开发新型高强度弹簧钢,近2年更是加快研究、开发的步伐。

  在此期间,该公司建立新型高强度弹簧钢研究团队,从炼钢、轧钢、检测分析等多专业角度进行多次试验验证;从新钢种冶炼方面组织进行成分优化设计调整,实施纯净度、钢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的控制研究实验;进行扁钢热轧硬度、脱碳层深度和扁钢表面质量的控制研究实验,多种新型高强度弹簧钢开发取得成功,并在市场上受到客户的广泛亲睐。

  其中,该公司研究开发的FAS3550高性能弹簧扁钢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同时成为江西省重点新产品。该产品具有高强度和优良的综合性能,在纯净度、晶粒度、脱碳等方面具有高质量等级,完全满足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下高应力、变截面板簧的需求。属高端、高附加值产品。

  强化内在功力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后劲

  浏览方大特钢官网,其中关于创新发展、新品研发、小改小革、QC课题、专利发明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方大特钢深谙其中的道理。而就目前而言,专利最能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

  前不久,方大特钢《铸坯表面缺陷传承到轧材的精确定位方法》的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此项发明专利还是江西省对外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

  这仅仅只是方大特钢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发明型专利已有6项,专利总数达180项。

  “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而科技创新更需要人才这一内在动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方大特钢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新品研究开发队伍,以教授级高工、高工、博士、硕士为主,拥有多年从事生产、研究开发的研究人员30余人,是一支具有丰富的现场生产实践经验,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研究开发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被江西省科技厅审定为“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他们依托自身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弹簧钢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国家试验室认可资质的检测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2018年开展了3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研发活动,不断调整升级企业产品结构,累计创效达2.19亿元。

  诸多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投产,让方大特钢获得可观的收益。其开发的环保型低碳高硫自润滑易切削钢,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小改小革、专利发明……2019年,方大特钢在科技创新方面继续发力,共开展包含新技术运用、新产品开发、技术经济指标攻关等在内的34项科技攻关项目,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后续动力。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