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特轧厂依托中南钢铁“班组关键指标对标提升”劳动竞赛,聚焦成本、效率等维度指标,以正激励为抓手,通过绩效牵引,有效激发班组对标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班组关键指标稳步提升。46个班组积极响应,主动对标行业先进经验做法,深入剖析自身差距,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落实“三个清清楚楚”,从工艺流程优化、设备维护改进、能耗降低、修旧利废等方面入手,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经验做法,实现班组关键指标的稳步提升。
高一准备班:修旧利废有方法,降本增效有成效
准备班班长谭世锋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大家的力量就能创造奇迹,实现1+1>2的效果。正因为有这样想法,班组内部自发成立攻关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查找各类相关文件资料,结合现场实践积累的数据,让废旧材料备件产生二次利用价值,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例如针对高一高三使用的辊环数量大、消耗大、价值高的问题,班员通过修改辊环孔型,使报废辊环可继续使用,完成修旧利废降本13万/年;水冷件是水箱的重要元件,因长期使用,部分水冷件导槽内的过钢插件会出现松脱、锈蚀、水孔堵塞等情况,导致水冷件冷却效果不佳,轧件温度不能满足工艺要求。该备件属于消耗品,报废数量多,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班员通过现场观察,想出一个妙招,就是疏通过钢插件水孔并将过钢插件点焊在导槽内固定,使用砂轮机将焊点磨平,再在断裂的螺栓上焊螺栓,重新安装诱导板,成功实现报废的水冷件重新“上岗”,使用周期可达12个月,降本达12.8万元。正是因为有着一群本着“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的员工,准备班“修旧利废”关键指标显著提升,1-6月修旧利废降本89.3万元,完成率达292%。在中南股份半年度班组建设评价中荣获“最佳指标班组”称号。
棒三乙班:精打细算,煤气单耗创新低
棒三乙班员工牢牢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以厂为家,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从节约每一度电、用好每一分钟开始,深挖内潜,坚持算中干、干中算、边算边干的降本理念。利用棒三辊道直送及使用保温坑生产模式,在煤气消耗方面深耕细作,加强上下工序的协同沟通,提前了解生产计划,通过实行技术人员岗位跟班操作培训提升员工节能操作水平,严格规范加热工的岗位标准化操作。遇到有工艺停机时的直送钢坯,班长黎小辉要求进钢工将钢坯直接转入保温坑保持温度,减少热能流失,要求看火岗位改变以前烧火方式,根据直送坯的入炉温度,在确保轧机负载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煤气用量。加热工根据入炉温度控制好燃烧,减少煤气的投入,根据煤气热值,积极调整空燃比,降低煤气消耗,取得明显成效。6月份,在全体班员的共同努力下,乙班煤气单耗以0.1GJ/t创下历史新低,在四个横班中排名第一,为作业区降本增效作出突出贡献。
二维检线材电气班:多措并举,降低设备误产时间
线材电气班的“设备误产时间”指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产线的稳定顺行,分管领导多次走进班组,对其落后指标进行专项辅导,分析退步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班长陈金桥针对近几个月发生故障频次较多的设备,召集班组骨干一起分析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一系列能快速解决问题恢复生产的举措。在集卷,因检测元件的电源线路绝缘破皮短路跳闸,处理故障100分钟,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场共一路电源的检测元件近20个,排查故障费时。经讨论,班员决定利用每日的日修时间对现场20个检测元件的电源都分别增加保险盒端子,即使单个检测元件有电源故障也容易发现故障,并能快速处理;高速区的TMB模块1堆钢信号线路闪断故障每次处理都要60分钟以上,班员对其举一反三,在2P、8P、TMB均增加多一组堆钢信号电缆,只要出现闪断无法确定其线路或检测开关故障时,果断接上新电缆,确保快速恢复生产。除此之外,他们还实施了一些较为方便操作的措施:比如大盘卷卷取机出现角度数值不正确时,原来需要在程序上强制或现场安全继电器短接复位,现改在操作面板的按钮上操作工可自行复位。大盘卷步进梁也同样出现信号异常中断时,复位比较困难,在操作面板增加按钮开关可强制复位。另外,班长陈金桥还带领班组骨干到棒材电气班对标学习,吸取他们好的经验做法,增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线材电气班组的设备误产时间从原来的12h/月降至7h/月,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班员的处理故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在6月份特轧厂“班组关键指标对标争先”专项劳动竞赛中,线材电气班荣获“对标争先班组”称号。 (李丽莹)